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微觀點:讓問責來得更猛烈些

2017-03-25

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一份份飽含熱望的文物建築保護議案、提案和建議背後,是一座座文物建築已被劃出的一道道「傷痕」:哈爾濱「霽虹橋」被迫改建、北京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故居被拆、河南汝州百餘座古墓遭破壞、陝西榆林公路項目破壞長城、湖北省紅安國共合作談判處舊址拆除......

令人痛心疾首的古建築被破壞事件一再發生,除了民眾對古建築保護意識不高之外,還在於領導幹部思想的懈怠,以及制度、法律的缺失。對此,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只有建立文物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對文物法人違法案件「零容忍」,讓問責風暴來得更猛烈些、讓法律法規更嚴格些,地方領導幹部才會謹守法律底線。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對於文物保護而言,未雨綢繆比亡羊補牢更加重要,因為事後問責再多人,文物也不會再生。古建築、傳統民居等都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各級政府部門領導也應明確認識,任由這些歷經風雨淘洗的老建築消失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既對不起先賢,更有愧於後人。

■記者 江鑫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