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書若蜉蝣:情緒與人畜共病

2017-04-29

■ 葉 輝

話說1986年,一名44歲的女士被送到麻省綜合醫院,她整天都感覺良好,但下午卻突然覺得極度胸悶,疼痛感甚或放射到左臂,其實那是典型的心臟病發作症狀,但令人不解的是,她並未患有冠狀動脈性心臟病,而她心臟周圍的血管裡也沒有血栓,會危及生命。

此一病例看來像心臟病發作,其實卻不然,托馬斯.賴恩(Thomas Ryan)及約翰.法倫(John Fallon)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述及此一罕見病例,指出病人的心肌明顯受損倒是由情緒所引起的,較早時此名女士剛剛得知她17歲的兒子自殺身亡。

此一病例令醫學界頗感意外,多年以來,醫生都對心理學與生理學之間的關係不屑一顧;凱瑟琳.鮑爾斯(Kathryn Bowers)與芭芭拉.內特森-霍洛維茨(Babara Natterson-Horowitz)合著的《人畜共患疾病》(Zoobiquity)一書,正好闡述此一觀點:情緒導致心臟結構發生真實生理病變的觀點,或會遭醫生的鄙視,而真正的心臟病學家則會將精力集中於所看到的實際問題上:當中動脈斑塊、血栓、大動脈破裂及情緒變化等等。

儘管如此,關於極端情緒可能影響心臟的證據,早在幾十年前就已出現--野生生物學家及獸醫首先注意到,極端情緒可能對身體機能造成嚴重破壞;至20世紀中葉,他們發現當動物突然經歷生死攸關的恐懼時會發生怪事,比如被捕食者抓住後,動物血液會大量填充腎上腺素,幾乎令血液變成毒液,從而破壞動物的肌肉(包括心肌),此一現象稱為「捕捉性肌病」(capture myopathy)。

早在1974年,此一現象在獸醫中已廣為人知,《自然》(Nature)雜誌在談及如何避免此一問題時,甚至不屑於解釋「捕捉性肌病」究竟是什麼;而研究人員已意識到,雖然人工飼養或追蹤研究均出於科學研究及動物保護,但此種行為往往是致命的。

麻省此宗心臟病突發病例顯然由情緒導致,然而,當醫生為此困惑不解時,獸醫早已承認:不少非人類物種俱會因緊張而患上心肌病:包括駝鹿、羊叉角羚、麋鹿、梅花鹿、彎角劍羚、羚羊、麂鹿、野牛、瞪羚、儒艮及野生火雞;此後,名單仍不斷擴大,包括小羚羊、阿拉伯大羚羊、海豚、鯨魚、鴨、小鴇、鷓鴣、河獺、仙鶴、蝙蝠、各種水鳥及懶猴等;容易患「捕捉性肌病」還包括患有焦慮症的靈長動物。

大約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研究顯示,人類也有可能因極端心理壓力而出現生理問題;至1995年,研究人員傑里米.卡克(Jeremy Kark)、西爾維.高曼(Silvie Goldman)及里昂.愛普斯坦(Leon Epstein)發現,與之前或之後的兩個月以至一年前同一時期相比,1991年1月18日因心臟相關的問題而死的以色列人數量最多,皆因當日爆發海灣戰爭;此項研究所顯示的死亡率增加,並非因導彈襲擊直接導致的傷病,而與心血管相關的死亡病例,大多俱不曾留醫以接受治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