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未來之星」耀兩地

2017-05-04
■ 蔡雋思(前排中)頒發錦旗予來自遼寧大學的18位「中英青年足球大使」。受訪者供圖■ 蔡雋思(前排中)頒發錦旗予來自遼寧大學的18位「中英青年足球大使」。受訪者供圖

過去三年間,蔡雋思任執行董事的香港新華集團,一直對致力於香港大學生赴內地交流的最大團體-香港「未來之星同學會」支持有加。其父親蔡冠深博士更是未來之星基金會的榮譽主席,父子二人曾多次參與港生在香港舉辦的出發禮、在北京或內地多個地區的結業禮,出錢出力,鼓勵香港的大學生們要多多了解國情,熱愛中華文化,與內地的同齡人多交朋友,相互學習,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樑。

「未來之星同學會」始創於2005年,由本報牽頭、香港10多個院校的優秀大學生積極倡導而成,至今已走過12個年頭。除了連續多年舉辦「中國國情教育培訓班」、「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及「星動杭州實習計劃」等項目外,同學會還組織過多次「從香港出發」系列活動,帶領香港青少年深入內地,多角度了解中國歷史,認識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長江精神」永不休

蔡雋思在與這些學員交流交談中感受到,經歷過數日或十幾日北上交流後的港生,通過領略內地風土人情、傳統文化,以及親身體驗內地高校生活之後,普遍提升了國家民族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他表示,在參加兩年前《大公報》舉辦的「范長江行動」匯報展出時,亦有過這種感受。當他看到80名港澳傳媒系的大學生深入內地多個省市、親自體驗今昔變遷、並寫下整整20個版的報道時,那種港澳大學生對國家的真切認同,對國家建設的關注和熱誠,令他倍受感動。他稱,歷史是需要後人去客觀看待和尊重的,中國的青年人必須對自己的歷史文化有更多的認識,「當前一些青年人更多地喜歡活在當下,向錢看,缺少了對歷史的回顧與認知,以至不少矛盾的形成,正源於此。」

他建議,內地可給香港青年人多創造一些就業機會,比如大型央企、國企公開招聘港人或增加港人員工名額等,在港青內地創業方面,也希望能簡化創業流程、完善相關政策,「打開一扇新的窗口,給港青一個參與國家建設的新平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