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瑞企綠色理念助力規劃藍圖

2017-05-10
■戴尚賢2015年3月在南京迎接瑞士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號」飛機聯合創始人、飛行員貝特朗.皮卡爾。 瑞士駐華使館提供■戴尚賢2015年3月在南京迎接瑞士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號」飛機聯合創始人、飛行員貝特朗.皮卡爾。 瑞士駐華使館提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戴尚賢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很宏大,涉及到各行各業,因此需要強大經濟的全力推動。他表示,瑞士有世界級的企業活躍在沿線區域,比如中亞地區,「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些瑞士國際企業或許會起到『打基礎』的作用。」而那些瑞士所擅長的金融、技術優勢,所擁有的建築領域人才,以及極具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他相信,都能夠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提供大力支持,並發揮不可替代的、對沿線國家有益的作用,尤其是「綠色、可持續」的理念將更好地為「綠色」、「健康」、「智力」、「和平」絲綢之路的建設提供助力。

諸多「第一」彰顯兩國密切關係

其實,中瑞兩國間有着諸多「第一」:瑞士迅達公司成為「第一家」在華中外合資企業;中瑞自由貿易協定成為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簽訂的第一份類似協定;瑞士是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西方國家,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瑞士第三大貿易夥伴。戴尚賢認為,這些「第一」彰顯了中瑞兩國間長期以來保持的密切而深刻的雙邊關係。

他指出,瑞士引進了很多中國企業,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兩國在貿易、經濟、人際等關係中都很活躍,也很牢固。但他也希望,能有更多中國企業意識到,瑞士所代表的不僅是瑞士國內的小範圍市場,還有整個歐洲市場,「瑞士的開放性思維讓我們成為了世界上最具創造力的國家,在國際比較中,瑞士也是大出口國和極具競爭力的國家。」

他期待,中國能夠致力於開拓更寬更遠的道路,並且能夠啟發這些經濟領域的決策者們,「這條路有多寬,走多遠,都會讓我們不同程度地受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