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世說論語】「貼地」儒家六經 觸及每人內心

2017-05-24

今天繼續請來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周國正,為我們分享《論語》中的一些句子。

問:周教授,有些人認為《論語》高高在上,很難讀。你有何看法呢?

周:六經在儒家出現前已經存在,只不過儒家......或不僅是儒家,或是其他家,也會把六經作為共同的文化財產。當儒家用上六經時,當然也用儒家角度去詮釋六經。

因此我提及宋朝哲學家陸九淵的「六經皆我注腳」,應該是從這角度去理解。如果它是高高在上,離我們很遠,或是一般人不能企及的話,那麼它對我們的關切性便很低了。其實它的最大價值,就是能觸及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

問:你教學多年,可以跟我們分享《論語》一些句子嗎?

周:《論語》有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一個人他不享受學習過程,他不會學得好。尤其對小孩的學習而言,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要他學到什麼具體的事,而是培養他學習新事物的興趣。如果逼迫太甚的話,使小孩害怕了學習,我想是對學習最大的傷害。

資料背景:《論語.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標題為編者所加)

「復興新生系列.世說論語」專欄節錄自同名電視特輯,特輯由超藝理想文化學會製作、中外友協和平發展基金會創會會長陳復生監製及主持。本欄旨在通過學者、名人的訪談,暢說《論語》對他們為人處世的啟發。讀者可在其facebook專頁瀏覽短片。

逢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