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樹仁大學昨日舉辦45周年校慶酒會暨研究院綜合大樓開幕典禮,邀得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仁大校董會主席丁午壽、校監兼校長胡鴻烈、學務副校監胡耀蘇、常務副校監胡懷中一同主禮,張建宗並為胡鴻烈頒發終身成就獎。張建宗致辭指,昨日是樹仁「三喜臨門的一個大日子」,第一喜是樹仁走過45周年;第二喜是研究院綜合大樓落成;第三喜是要表揚胡鴻烈博士得到「終身成就獎」。胡鴻烈獲獎後表示,雖在辦學過程中困難重重,但看見學生學有所成就是最大回報。
樹仁大學前身的樹仁書院由胡鴻烈與鍾期榮夫婦於1971年自資創立;1976年獲香港政府批准成為認可專上學院,並更名為「香港樹仁學院」;2006年獲政府批准正名為「香港樹仁大學」,成為本港首間私立大學。
對於胡鴻烈獲頒「終身成就獎」,張建宗表示:「因為『樹仁』,你們看到一棵樹在45年來,真的是茁壯成長,現時遍地開花,開花結果。最重要第一位起動人就是胡鴻烈博士,如果沒有胡博士和鍾博士,樹仁是不可能會有今日的成就。所以終身成就獎給胡博士,我認為是最恰當的一個決定。」
張建宗:亦師亦友 貢獻巨大
張建宗又指,自己認識胡鴻烈已很有多年歷史,早年出任教育統籌局副局長時與樹仁書院有很多聯繫,當時與胡鴻烈和鍾期榮已建立很深的感情,「胡博士不單止是我一位很尊敬的學者和教育家,亦是一位好朋友。」
對於胡鴻烈與鍾期榮對香港教育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張建宗表示充分讚揚。他指,樹仁為學生提供升學機會,培養仁德人才,推動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經創校校監和校長與歷屆師生共同努力,由一間小型私人學府發展成為推廣人文精神為目標的私立大學,亦是香港第一間私立大學。多年來春風化雨,桃李滿門,為香港社會造就了很多人才,貢獻相當巨大。
他憶述:「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胡博士和鍾博士把自己的物業抵押來支援學校的興建和運作,這一點要引用丁主席所說『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極之偉大,不容易做得到的,完全是自力更生之餘,是毅力、勇氣和信念。所以今日這個終身成就獎,我覺得是實至名歸。」
冀仁大更給力 培養未來棟樑
他認為,樹仁大學現時開設了12個榮譽學士學位課程和6個授課式深造課程,成績斐然,有目共睹。學術研究院發展,特別是綜合大樓開幕典禮,標誌着樹仁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2011年,樹仁大學獲政府批出毗鄰寶馬山校舍的土地,興建正是研究院綜合大樓。
他續指,有不少樹仁畢業生在海外取得碩士、博士資格後,都回流到樹仁任教。
城中也有不少著名專業人士,因為樹仁的教學風氣和學生的認真學習態度和中國人那種儒家思想的薰陶而加入樹仁擔任教學工作。他希望樹仁大學在提升設施後,能夠以更宏大的魄力,繼續培養香港未來的棟樑,因為始終青年就是未來、希望,而教育亦是政府施政理念最重要的一環。
胡:學有所成是最大回報
胡鴻烈獲獎後則表示:「45年前,我與妻子(鍾期榮)眼見香港的大學學額嚴重不足,決定創辦樹仁,並一直貫徹有教無類,擇善固執的辦學宗旨。雖然在辦學過程中困難重重,但看見學生學有所成就是我們最大的回報。」他期望仁大能繼續培養全面及具品德的學生,為社會提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