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App防司機「釣魚」 低頭即響警報

2017-06-13
■張曉明教授正模擬使用該系統。 黎忞  攝■張曉明教授正模擬使用該系統。 黎忞 攝

浸大研發系統申美專利 國際發明展奪兩大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疲勞駕駛可能會造成嚴重交通意外,為防範有關情況,香港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張曉明率領的團隊就研發出「駕駛人士疲勞檢測及警告系統」,只要安裝手機應用程式,手機便可準確地偵測駕駛者精神狀態,一旦發現其打瞌睡、眼皮及頭部姿態有不尋常變化,則會以發出聲響警告駕駛人士。上述發明於今年第四十五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取得兩項大獎,團隊已為系統申請美國專利。

根據美國政府的統計,每年涉及重型汽車的意外中,有31%是因為疲勞駕駛所致;每年因相關意外而導致高達3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針對有關問題,浸大團隊以3年時間研發出「駕駛人士疲勞檢測及警告系統」,簡稱3S,張曉明教授解釋指,3S是指Safety(安全)、Savior(拯救)和Saving(節省),即全方位提升道路安全、節省額外的裝置以及拯救生命。

手控聲控方能解除警報

上述系統利用智能手機的實時影像,通過追蹤駕駛人士的臉部特徵,尤其是眼皮和頭部姿勢的變化,實時分析並有效偵測駕駛者是否已進入疲勞駕駛狀態。

駕駛者只需將安裝了檢測系統程式的手機放置在自己的前方,並將前置鏡頭向着自己,當系統偵測到駕駛者有打瞌睡的特徵變化,如眼皮垂下、眼睛開合收窄、頭部向前傾等情況,即會自動響起警報以提醒駕駛者。

為能喚醒駕駛者,用家需用聲控或用手觸動系統才能解除警報。系統將來可進一步連結智能手環,以發出警報或震動提示駕駛者。

張教授表示,該項創新系統只需一個智能手機便可運作,無須額外裝置,成本低廉,估計應用程式的費用只需幾元至幾十元,同時方便用家進行在線更新。

早前研究團隊邀請了約20人作測試,發現系統偵測準確度達85%,系統可同時控制手機的前後鏡頭,及作為行車記錄儀使用。

據介紹,現時市面上只有小部分豪華汽車品牌預設類似的監測系統,但就需在車內額外配置感應器和監測裝置,費用昂貴,系統不易更新,一般駕駛人士難以受惠。

上述系統特別適合職業司機及需長時間操作儀器者使用,他相信擁有車隊的大機構、保險公司等亦會對此系統感興趣,現時已有擁有幾百輛大型汽車的公司正與他接洽。

該套系統於今年第四十五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取得兩項大獎,包括電腦科學組別優異金獎和瑞士汽車會大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