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沙頭角在過去數十年間變化不大,但數十年間居民的生活模式也起了些微變化。現年64歲的漁民李瑞偉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因周遭發展影響令環境起了轉變,如水質變差、漁獲減少等,作業模式在10年間亦轉為從外國空運海產,經沙頭角轉往內地,直言「要吃到本土魚愈來愈難」。他笑說:「如沒有了海,我應該會死快點。」因大海予他生活、自由及快樂,雖然他現時並非靠捕魚養家,但也希望可繼續捕魚到老。
李瑞偉於10歲起隨父母捕魚,至今已54年。他表示,上世紀80年代起,沙頭角區的漁業已開始式微,當時年輕人均出外打工,他亦於當時上岸工作並兼職打魚。隨荇犮N發展,年輕人不入行,老漁民愈來愈少,他如今也是有空及好天氣時才出外捕魚,再將得到的漁獲給太太擺檔販賣。
他解釋,沙頭角漁民作業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在晚上圍網,「一圍可以有幾十擔魚」,他則在淺海捕魚。
採取「夜出早歸」捕魚方式的他表示,晚上出船靠漁燈照射海面,看到什麼海產便捉,直言「有百幾斤魚已經很好,最差鶖伀o幾條魚」,天氣差時便用刺網來網魚,惟現時的漁獲差了很多。
水質變差 季節魚減產
李瑞偉認為,這與新界發展急速令水質變差有關,墨魚等季節魚於近年大量減少,直言「以前在沙頭角碼頭可釣到30隻墨魚,現時想見一隻都好難」,又指以前捕魚的鹽田港,現在變成行車道,近年變化很大。
被問到印象最深刻的捕魚片段時,李瑞偉指是「捉青鱗仔魚,好細條」,晚上一開漁燈隨手一撈,45分鐘便可捕捉20擔魚,但同時間其他漁船也在捕魚,情況可謂壯觀。
他又指出,現時海面少了很多魚,常見的為泥吨P魚等,冬季則多為門鱔,幸運的話「一次可以有百幾二百斤。」
李瑞偉續說,這20年沙頭角漁業變化很大,除了捕魚者愈來愈少,漁船轉為運輸或娛樂之用,養魚者亦於上世紀90年代因有魚苗但難找魚糧而漸漸減少,只是近期有人從外地購買海產再用飛機運抵香港,轉至沙頭角再入內地,改變作業模式,「自行釣魚娛樂消閒者眾,但作為專業則很少。」■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