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今天講講隱私。
小狸前一陣到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主題樂園玩了一圈,舉着門票入園時,工作人員禮貌地要求小狸按指紋,說未來兩天再入園的憑證就是按指紋。態度雖然禮貌,但完全平復不了小狸內心的震驚,一個遊樂園,有權力收集遊客的指紋信息嗎?收集以後有能力保護嗎?如若洩露,誰、又該怎樣負責和處理呢?
一連串問題在小狸心中傾盆而出,向工作人員提出質疑後,對方的回答禮貌而套路:「這是我們的規定,所有數據我們之後都會銷毀的,如果您實在不同意,那您就不能進去了。」同時用眼神示意小狸靠邊站,別擋道。
與此同時,隊伍後面的人群已經發出了不耐煩的嘖嘖聲。電光火石間,小狸回想了一下剛才又是車船勞頓又是過境澳門的途中艱辛,再加上預付的房費和門票錢,最後選擇服從。默默伸出中指,企圖在最後無畏地阿Q式抗爭一把,不料工作人員依然禮貌而套路地犀利提醒:「只接受右手拇指。」心中有一萬匹草泥馬奔過,右手拇指指紋,那是絕大多數人的手機開機、微信和支付寶支付以及出入境自助過關的指紋呀。而作為一個門票認證,難道不是只要遊客自己記住使用的是哪根手指就行了嗎?
憤懣歸憤懣,小狸最後還是慫慫地伸出了右手拇指,身後的遊客們彷彿鬆了一口氣,一個個魚貫而入,動作乾淨漂亮,沒一句廢話,絕不拖泥帶水。
回到香港,小狸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因為在香港,採集指紋已經屬於對隱私的深度侵犯,報上曾經登過有公司想採用指紋打卡,但遭到員工嚴正反對和抗議,最後只得作罷。上網搜索「指紋門票+隱私」的關鍵詞,才發現內地現在採用這一招數的遠不止長隆一家,包括張家界、嶗山、婺源等許多風景區都是要求採集指紋的。而在嶗山和婺源等景區,都已經出現了遊客爭議園區這一做法的事件。
根據《法學評論》2015年第1期署名張紅的律師文章明確顯示,「現實中某些風景區管理處用指紋代做門票的行為,也屬於非法搜集指紋信息的行為。這種非法搜集行為超出了個人在按捺指紋時對指紋使用的合理預期,不屬於主體授權的合理使用行為,構成對指紋隱私的侵害。」
過度採集信息,是目前大數據時代下,全球範圍內都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在中國加上其他問題--比如信息保護薄弱、倒賣行為猖獗、立法缺失等,使得隱私洩露得格外嚴重和容易。說得白一點,《person of interest》中,人雖然都已透明了,但其擔憂程度遠不如長隆要求採集右手拇指指紋。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名嶗山工作人員家屬在討論此事時特別說了一句:「一開始老外遊客是最抵制的,而大多數內地遊客還是比較接受的。」這和小狸所看到的一致。國人對於隱私的重視普遍比較薄弱,這和文化差異有關,但在今天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隱私洩露比過去容易千百倍,再不引起重視,必將被人看個底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