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高鐵高效益 將來有得益

2017-07-29
■陳帆■陳帆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鄭治祖)根據運輸及房屋局向傳媒提供的廣深港高鐵客量預測,每年乘坐高鐵的香港居民經調整後,較2009年的預測少了200萬人次,商務客的預測亦減少了400萬人次。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日澄清,有關乘客預測是特區政府於2015年向立法會提交的資料,又引用西鐵線當年興建時被視為「大白象」、現在載客量超過百分之一百為例,說明新的跨境基礎建設的價值並非「看今天」。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則指出,談經濟效益需要考慮到時間成本的減低,營商、旅遊的便捷或增加生活上的連繫等廣義的經濟效益,而這些肯定遠遠大於現時的投放。

在「一地兩檢」安排公佈後,特區政府各問責官員都「打出隊型」。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以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日分別在不同場合回應傳媒針對有關安排所提出的疑問。

跨境基建價值非「看今天」

根據網媒《香港01》昨日引述運房局提供的廣深港高鐵客量「最新預測」,指特區政府2009年預測高鐵約七成乘客為港人,「最新預測」則下調11個百分點至58.4%。以乘客人次計,政府「最新預測」每日港客為6.38萬人次,比2009年的預測少5,500人次,相當於每年港客少逾200萬人次。2009年,當局預測高鐵2016年通車後,商務客將佔總客量36%,但「最新預測」已大幅下調至只有23%。

陳帆昨日澄清,傳媒引述的相關數字,是當局於2015年向立法會申請增加撥款時所提交的數字,「並不是新的東西」。他指出,新的跨境基礎建設的價值,「並不是看今天的」,而「大型的基礎建設,其實建設都是為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的。」

他舉例當年興建地鐵(現港鐵)時,不少市民都反對,但由於港鐵既方便又快捷,現在很多巿民可以選擇時都會乘坐地鐵;當年西鐵線興建時,很多人聲稱其為「大白象」,但到今天其載客量已經超過百分之一百。現在需要當局研究如何疏導人流、加強班次等,進一步增加其負載量。

「歐洲之星」巿佔80% 完勝飛機

陳帆指,根據國際經驗,如英法隧道的「歐洲之星」,由建造落成啟用至今,已取代了飛機航班,佔巿場率80%以上,「所有大型基礎建設最初都有一個緩衝期,讓乘客和用家適應。我相信我們都需要一些時間才可以有確切的數字,任何(預測數字)在未運作之前,都是一個估算。大家可以作為參考,但不可以當作是一個不變的定律。」

經濟效益還看更快更利營商

邱騰華則在另一場合表示,高鐵香港段採用「一地兩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我們談經濟效益,不能單看鐵路的營運......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時間成本的減低,或是和其他地方透過營商或生活上的連繫,這些廣義的經濟效益,一定遠遠大於現時的投放。」

他引用數據指,香港居民去年進入內地多達8,100萬人次,如繼續採用現時的交通工具,所付出的金錢和時間成本均很高,而高鐵網絡只需短短三數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將香港與內地各主要城市連結起來。

邱騰華以自己為例,他經常要到廣州開會,乘搭(現有的)鐵路都要花上兩三個小時,「若到更遠的地方,用這個時間和速度,我們所付出的金錢和時間成本都很高。」從旅遊業界的角度去看,他們都希望中長線的旅客來到香港時,可以在港多消費一日或多住一日,「如果要達到這些目的,如經濟目的、旅遊目的或聯繫目的,『一地兩檢』是一個最有效、最合理、最容易達到的方法。」

他笑言,他喜歡到粵北的丹霞山行山,「以現時的做法,我需要先到深圳北再轉乘高鐵,才可以到達韶關。單從這裡到深圳北所花的時間,跟我乘坐高鐵(到粵北)差不多。如果有高鐵聯繫,有些城市如東面的汕頭,只需要約兩個小時,或簡單地轉乘至桂林也需時約兩三個小時而已。我認為在香港人『走出去』和在整個經濟佈局上,高鐵對香港是非常重要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