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港漫艱難世道下逆流而上 對談漫畫家 利志達 柳廣成

2017-08-05
■Fabrice Douar(左)誠邀利志達(右)為來年羅浮宮的官方出版漫畫操刀。■Fabrice Douar(左)誠邀利志達(右)為來年羅浮宮的官方出版漫畫操刀。

近十年香港漫畫(港漫)因為新媒體湧現、外來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及急劇社會變化而受到很大的衝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盛世一去不復返。面對新的環境,不同漫畫家也有各異的應對方法和感受。因應暑假一直是漫畫熱的黃金季節,無論是會展的動漫展,還是動漫基地的暑假展覽和活動,都吸引漫畫迷去關注,香港文匯報記者找來兩位來自不同年代的漫畫家對談,分別是經歷過黃金年代、近期又入圍羅浮宮漫畫計劃的著名漫畫家利志達和超新星柳廣成。兩代人,沒有世代之爭,只有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抱茯萓P的堅持。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

於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漫畫開始進入黃金時期,到90年代更達至高峰。黃玉郎的《龍虎門》、馬榮成的《中華英雄》等武打漫畫,皆是當年膾炙人口的作品,為滿足那時市場需求,漫畫公司更引入流水線式生產,當時銷量最高的《中華英雄》每期可達20萬冊的驚人紀錄。

然而,千禧以來港漫開始衰落。隨茪玻p網冒起,資訊更為發達,很多人選擇轉去追看日韓、內地或者歐美的漫畫,加上印刷媒體被電子媒體取代,港漫銷量大不如前。猶記得當年記者也會到書報攤買同時連載多個故事的漫畫雜誌,但那些雜誌早已相繼結束,成為歷史回憶。利志達、柳廣成,兩位際遇不盡相同的漫畫家,又怎樣回應時代的變遷?

利志達:打出名堂但依然困難

被譽為「香港獨立漫畫之父」的利志達,雖然不是商業上最成功的漫畫家,然而80年代初入行的他至少經歷過港漫最黃金的年代。30年前,年僅22歲的他自學成材,出版了首部作品《同門少年》,當年更出現大排長龍搶購的盛況。本來只想出版完第一本作品就轉行的他,因為意外的成功踏上了職業漫畫家之路。

但可能因為利志達的黑白色調、灰色題材畫風不能迎合主流的彩色武打風格,之後又碰上漫畫界低谷,30年來他事業浮浮沉沉,經常慨嘆在香港根本不可能靠畫漫畫為生。近日,他總算捱出頭來,獲得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漫畫計劃策展人Fabrice Douar賞識,成為下個年度羅浮宮兩本年度官方出版漫畫的其中一本繪畫者。

利志達回憶道,一年前他成為第一位進軍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舉行個展的香港漫畫家,其間遇到Fabrice Douar,在各方幫助拉攏下撮合了是次合作。今年5月時,他還有機會到羅浮宮的地下通道、天台考察,而羅浮宮方面對於他的創作給予很大自由度,唯一條件是他必須在某些場景以羅浮宮為背景。因為要趕在明年5月推出,現在利志達每兩日便要趕好一張畫,此前從沒試過。除了中文版外,日後還會推出法文版,甚至是日文版。

利志達表示,雖然是次創作也有一點商業考慮,但主要還是忠於個人藝術表達為主。因此,故事主題是他個人最擅長的灰暗題材:死後復生及再造人。不過他說這次其實「悲中有暖流」。

漫畫在西方被視為第九藝術,就連羅浮宮也收藏了36萬件與漫畫相關的藏品,但在香港,漫畫莫說被認真看待,在近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長篇作品更是賣少見少。「希望這次可以把漫畫和藝術的關係拉近一點。」利志達如是說。另外,他又坦承,近年漫畫市場已較難支持長篇作品,因此這本會有一百頁以上的作品算是近年少有。漫畫家要說完自己的故事,原來在今天是一件奢侈的事。

正當記者恭喜這次總算名利兼收、不用再因為收入問題而訴苦時,利志達卻苦笑道:「其實這次合作酬勞不多!收入主要還是靠版稅。你不用在報道寫我因這次合作而賺很多錢了!」他指,每個漫畫家維持生計的方式都不一樣,現在他主要都是多靠做廣告、電影造型和海報設計來幫補生計。和「香港獨立漫畫之父」的綽號一樣,他這次也只是賺到名氣。

柳廣成:冀跨界作品帶挈業界

目前只有27歲的柳廣成,是今年1月九位遠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參展的香港漫畫家中最年輕一位,也是暑期動漫基地「較.量-香港漫畫力量」展覽中其中一位參展漫畫家。他小時候曾在日本生活,受到日漫影響,後來畢業於中大藝術系。此次他的參展作品主要是探索動作與漫畫的關係。

柳廣成說自己由細到大都是自學漫畫,基本功早在讀大學前已經打好,他最愛追看《海賊王》作者尾田榮一郎及著名插畫家寺田克也的作品。大學時他修讀藝術系,接觸了表現主義大師埃貢席勒(Egon Schiele),從追求「形似」轉而追求「神似」。藝術系的訓練也有助他漫畫的創作。

在港漫黃金時期,很多漫畫家都是以師徒制的方式直接受聘於知名漫畫家旗下的工作室,在流水線式分工制度下只專注於故事其中一個人物的創作;但今天這種制度已被淘汰。柳廣成本人就是一位自由身工作者(Freelancer),除了畫漫畫外,他主要靠平面設計、為電影畫分鏡頭等工作為生。漫畫的創作過程也完全是獨立,畫成後自己再向出版社編輯投稿。他坦言現在較難有長篇作品面世的機會,又透露自己過往最長的作品是一本有80頁的科幻漫畫,在《Aniwave》以連載方式刊登。

柳廣成又提到讀者口味的轉變,也間接讓長篇作品式微。「因為近年政治氣氛緊張,最受大眾歡迎的漫畫由以前的武打變成政治漫畫。為了方便在社交網絡傳閱,這些漫畫通常很短篇,只有幾幅。」難道真的沒有人再看長篇的漫畫?他說:「也依然有人看,不過不是港漫。紙本方面日漫較受歡迎,而手機版的則以韓漫為主。」

問到如何可讓更多人重新關注港漫,柳廣成說最好是多一些像《今晚打喪屍》那樣貫穿小說、漫畫及電影的跨界創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