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走東走西:耍蛇人末路

2017-08-05

余綺平

他們身穿黃色彩衣,纏住頭巾,綁上腰帶,面前擺茪@個個竹籃;他們將籃蓋翻開,席地而坐,然後吹起由葫蘆製的笛子來。笛聲時急時緩,耍蛇人(吹笛人)隨虒`奏擺動身體。

這時候,籃中的眼鏡蛇靜靜地探出頭來,蛇身慢慢地也滑出來,伸直了腰。牠隨茞藪n節奏,看茈D人身體的扭動方向,牠的腰身也擺舞起來,一扭一扭,像神秘的誘人舞女,吸引無數途人圍觀。

早於幾十年前,耍蛇人遍佈印度的街頭巷尾,旅行團來到印度,導遊帶團去欣賞耍蛇絕技,似屬必選節目。自從1991年印度政府實施保護野生動物法案後,嚴禁民間捉蛇、養蛇和弄蛇表演,違規者會遭高額罰款和面臨七年牢獄。

據統計,當年耍蛇人數達80萬名。他們被迫轉業,改行做人力車夫、地盤工人、街頭小販或返鄉種田。但根據耍蛇人工會組織指出,絕大部分耍蛇人無法轉業,他們失業在家,憂慮茬o個有五千年文化傳統的耍蛇技藝,會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些耍蛇人則不甘心放棄,仍然偷偷摸摸地在街頭作游擊式表演。警察來了,他們像無牌小販,和觀眾一起雞飛狗走。警察離開了,他們又再聚集,大家像玩捉迷藏遊戲。

英國《星期雜誌》最近引述雅加達《亞洲呼聲》(KBR Asia Calling)的報道,記者訪問印度一個手工藝品展覽會上的民樂隊。隊裡的吹笛樂手,原本就是耍蛇人,他們向記者申訴耍蛇技藝沒落的悲愴和無奈。

吹笛領隊是75歲的南夫,他告訴記者耍蛇技藝是祖先傳下來的,一代傳一代,以此謀生。現在政府迫他們走上絕路,下一代沒有人再學了,這個文化傳統將被連根拔起。

南夫認為自己很幸運,能夠轉業加入民樂隊,但他依然懷念從前耍蛇的日子和樂趣。記者形容,南夫當日在展覽會上吹笛,有點沒精打彩,毫不投入。

文章說,保護野生動物組織批評印度的耍蛇人虐蛇-他們將蛇困於籃裡,表演完便撒手不理,任由蛇飢餓脫水。同時,他們將眼鏡蛇的牙齒拔除,切斷毒液腺,導致該蛇有一段日子沒法進食而餓死,或受感染病死。

但耍蛇人強烈反對上述指控。南夫解釋,他們除了耍蛇,再沒有其他專長;眼鏡蛇是謀生工具,又怎會虐待牠們?南夫說,他們待蛇如家人,同睡同食。蛇若餓死,家中沒收入,人一樣會餓死。

耍蛇人的生涯其實並不好過,代代窮困,有志氣的年輕人會另謀高就。但南夫認為,既然有人愛看耍蛇,這種傳統文化就應該存在。

在虔誠的印度教徒心底裡,眼鏡蛇並非害人動物,而是通人性的神靈。在印度北部農村,至今仍有許多蛇廟,香火旺盛。他們愛蛇,虐蛇之說難以令人信服。

眼鏡蛇是頭等毒蛇,一旦放生回歸大自然,人類若碰上,定會「你死我亡」。保護野生動物的無限大愛,未免矯枉過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