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書若蜉蝣:建築如何壓抑人性?

2017-08-05

■ 葉 輝

話說1943年,在考慮整修被炸彈摧毀的下議院時,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有此說法:「人塑造建築,建築也塑造人」;70年後的今天,如果他得知神經學家及心理學家已發現大量支持其觀點的證據,他必感到欣慰,如今世人俱知道建築物和城市可影響心情及生存狀態,而人腦海馬區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可適應人體居住空間的外觀及內部設置。

儘管如此,城市建築師並未足夠重視設計的建築對城市居住者的潛在未知影響,建築師欲設計出風格獨特的作品,此一目標通常凌駕於對建築物如何改變居住者行為的考慮之上,但此一情況勢將改變;在如何設計用戶友好型建築,已有非常好的指導原則,英國諾森比亞大學建築與科學系學員露芙.達爾頓(Ruth Dalton)就有此一問:「許多建築師都忽視此一指導原則,這是為什麼呢?」

早前於倫敦召開的意識城市大會(Conscious Cities Conference)就考慮到,科學家如何讓建築師更便於利用研究,大會聚集建築師、設計者、工程師、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不同學科的專業人士發現,在學術上,他們各自的領域正形成愈來愈大的交叉,但在實踐中真正的交叉與交流則少之又少。大會演講人之一的艾莉森.布魯克斯(Alison Brooks)乃擅長住宅及社會化設計的建築師,她向媒體講述基於心理學的新想法,可改變城市的建造方式:「如果科學能幫助設計專業人士證明好設計及好工藝的價值,那就勢將成為非常強大的工具,並極可能改變人造居住環境的質量。」

其實於上世紀50年代,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建造普魯伊特.伊格厄住宅區(Pruitt-Igoe housing complex)33個毫無特色的住宅街區,此等建築出自設計師山崎實(Minoru Yamasaki)的手筆,他乃世貿中心的設計師,住宅區很快就以其犯罪率的增加、骯髒的街道及社會功能的失調而知名;而各學科之間互動增強的作用之一,就是降低此類可怕的建築業事件再發生;批評者認為,當代高樓大廈群之間寬闊開放的空間佈局會抑制住戶的社區意識,特別是當犯罪率日漸上升之時,1972年,普魯伊特.伊格厄住宅區逐漸被拆除。

此一住宅區並非特例,皆因缺乏人類行為考慮的當代住宅項目設計,脫離更廣闊的社區環境,從而令居住者產生疏離感,而其公共空間設計亦堪憂;英國Grime歌手泰尼.坦帕(Tinie Tempah)就成長於此種住宅區,他表示當代住宅項目,就像「故意被建造成讓居於其中的住戶無法成功的風格」。

如今在心理學研究幫助下,世人逐漸了解,怎樣的城市環境為居住者所喜歡並感到振奮,一些心理學研究能實時檢測被測試者的生理反應,比如運用手環等可穿戴設備觀察測試者的皮膚電傳導,利用智能手機應用詢問測試者的情緒狀態,同時利用腦電圖耳機(electroencephalogram headsets)檢測與心理狀態和情緒相關的腦活動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