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經濟模式營運的公司近年不斷湧現,如電召車應用程式Uber、民宿預約網站Airbnb及共享工作空間WeWork等,美國投資銀行美銀美林估計,整個共享經濟行業總值2,500億美元(約1.95萬億港元)。不過消費者在享受這些便利及廉價服務的同時,往往沒有顧及他人,甚至拖欠或破壞共用物品,互不信任阻礙共享經濟發展。
以中國初創企業共享E傘為例,在開張首數月內便遺失30萬把雨傘,部分人把它們帶回家中據為己有,又或忘記歸還。不過共享E傘並沒氣餒,反而決定在今年底前增加雨傘數量至3,000萬把。
人性自私成為經營共享服務的障礙,但經營者良莠不齊,消費者不放心,亦凸顯共享經濟行業的弱點,因此有必要保障消費者權益,並實施業界監管制度。Uber對司機欠缺背景審查,致司機性侵乘客的案件時有所聞;美國一名曾租用Airbnb住宅的女子聲稱被評價良好的「超級房東」性侵,反映Airbnb沒有妥善篩選房東。■《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