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微觀點】擺脫人治思維 提升法治意識

2017-09-25
■2017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推行法官員額制後首批遴選產生的367名法官莊嚴宣誓,標誌法官員額制改革在全國各級法院全面落實。 資料圖片■2017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推行法官員額制後首批遴選產生的367名法官莊嚴宣誓,標誌法官員額制改革在全國各級法院全面落實。 資料圖片

過去五年,中國建章立制、規範公權、推進司改、護佑私權,在一個個領域推進依法治國,在一個個時點推出法治舉措。可以說,經過十八大以來的強力推進,中國法治建設已在頂層設計、規範樹立與物理建制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效。然而,法治不僅是一部法律、一項制度、一個機構或一次懲戒,它更取決於人心、意識與精神。

眾所周知,現代意義上的法治是西方的舶來品。古老中國歷經數千年封建統治,那種「慣於人治、長官至上、仰賴關係」的文化長期浸染這片土地。雖然經歷了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脫胎換骨和震鑠之變,但在執法執紀者心底處,在普通公民的腦海中,要徹底脫離舊有思維和陳陋慣性,並非一日之功。相比立一部法律、設一個機構,為人心植入法治文化顯然更為複雜艱難,更需要持久之力。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依法治國的氛圍正在形成,良法善治的基底正在構築。以十九大為契機和時點,未來五年,提升全民法治意識,或許是最終實現依法治國最緊要的一步棋。

在這方面,需要為官當權者以身作則,做知法懂法之先鋒模範,亦需要在全社會大興普及法治觀念之風,讓法治思維在國人心中生根發芽。唯如此,中國才能在實踐而非純粹法理的意義上建成一個法治社會。■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寶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