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非凡五年之依法治國】司改建章立制 限公權護私權

2017-09-25
■每年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圖為法官指導同學們學習法律知識。 資料圖片■每年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圖為法官指導同學們學習法律知識。 資料圖片

糾正冤假錯案 司法公信提升

法者,治國之重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過去五年,出爐民法總則、出台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意見、設立國家憲法日、糾正冤假錯案、啟動法官員額制改革......立法、行政、司法各領域陸續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向法治化邁出堅實的步伐。北京法學專家預計,十九大後,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憲法實施、民法典編纂以及法治政府建設,或將成為中國依法治國建設新的提速點。■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寶峰 北京報道

今年8月8日,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項國家賠償決定:賠償田晉文人身自由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共計逾100萬元人民幣。 15年前,因為一則學校亂收費的監督報道,田晉文遭打擊報復,被捏造成貪污犯,不僅獲刑11年,就連妻子、弟弟、妹夫等也受到牽連。今年4月28日,田晉文獲法院改判無罪。透過這宗糾錯案件,人們不僅為田晉文個人感到慰藉,同時也感受到了司法機關尊重人權、有錯必糾的堅定決心,感受到了中國邁向法治化的鏗鏘步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今年2月發佈的《中國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白皮書,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通過審判監督程序糾正聶樹斌案、呼格吉勒圖案、張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錯案34宗。2013年至2016年,各級法院共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無罪,依法保障無罪者不受追究,提振了全社會對司法公正的信心。

司法漸專業化 破「立案難」堅冰

力糾錯案是過去五年依法治國的一個縮影。十八大以來,法官員額制、立案登記制等一系列事關長遠的重大司法改革相繼落地。一方面,司法日益專業化,審判權開始回歸其自身本質,法官素養得到強力錘煉;另一方面,司法日益人性化,「立案難」等改革堅冰被紛紛破解。

「2014年的時候,我曾經早上四點半就趕到北京通州法院立案庭門口排隊,但是排到跟前已經是70多號,上午肯定立不上案了,還得下午再來。」律師唐春林回憶說,那時候一個案子,自己通常得跑兩三趟才能立得上。但實行立案登記制後,自己辦案效率大幅提高,通常一天就能立十幾個案子。

編織「法律之網」 築起「保障之網」

作為治國之重器,良法自然是善治之前提。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建章立制方面可謂成績斐然:從修改立法法到制定民法總則,從全面修訂環保法到出台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從出台刑法修正案(九)到制定國家安全法、反間諜法、反恐怖主義法等,它們共同編織成了一張細密完善的「法律之網」,也為公民安然生活、企業安心生產、國家安全泰達築起了「保障之網」。

一項項「保障私權」的立法,一個個「約束公權」的改革也在過去五年紛至沓來。2015年3月,中辦、國辦公佈《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在權力和司法之間立起一道「防火牆」。建章及時,執紀不軟。同年11月,中央政法委公開通報5宗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典型案件。

維護社會公平 法治照亮角落

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維護正義成為全社會共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國家對人民作出的承諾: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強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權威地位,使群眾由衷感到權益受到了公平對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維護......要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簡而言之,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讓法治的陽光照進社會的每個角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