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基本退出常態干預 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涂若奔)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昨出席十九大會議期間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而且能夠看到匯率是市場化推動的,央行已基本上退出常態化的市場干預,強調「十九大後人民幣匯率會有一個更穩定的基礎」。人行網站亦發表報告稱,將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下一步將繼續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提升跨境投資和交易的便利化,促進資源在全球有效配置,助力經濟轉型升級和穩定發展。
人民幣中間價連跌兩日,昨報6.5991,較前一個交易日跌108點子,在岸CNY和離岸CNH亦雙雙跌200點子左右。
不少分析認為人行會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潘功勝昨日對此回應稱,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這個基本原則不會變,技術上的一些改革會在這個基本原則下進行。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會依然保持穩健中性的基調。
機制基本完善 雙向浮動增
另一副行長易綱昨日亦在十九大開幕會後表示,人民幣匯率機制是基本上完善的,只要按照現在這個機制,有點波動是正常的,「這個機制現在非常趨近於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被問到內地經濟今年能否「破七」時,他稱內地經濟走勢是穩中趨好,今年經濟肯定會是比較好的數字。
此外,人行網站昨日發佈2017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出,人民幣國際使用範圍將進一步擴大,使用渠道將進一步拓寬。「人民幣兌美元雙向浮動彈性顯著增強,兌一籃子貨幣匯率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同時也顯現出明顯的雙向波動態勢,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決定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地位提升 國際使用範圍擴
報告稱,隨着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廣度和深度的不斷增強,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境外主體參與中國金融市場將更加便利,人民幣跨境金融交易有望持續增長。且隨着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地位持續提升,人民幣國際接受程度將不斷提高,各國央行和貨幣當局持有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意願將逐步上升。
人行數據顯示,目前人民幣在七大類共40項資本項目交易中,已實現可兌換、基本可兌換、部分可兌換的項目共計37項,佔全部交易項目的92.5%。2016年,中國境內人民幣外匯市場(含銀行間市場和銀行代客市場)日均交易量832億美元。全年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外匯即期成交折合5.9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1.9%;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成交折合1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9.8%;人民幣外匯遠期市場成交折合0.1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