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政府現已與38個稅務管轄區簽訂避免雙重課稅的協定,當中12個是本港最主要貿易夥伴,佔本港去年貿易總額逾70%。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現時政府正與13個稅務管轄區磋商,短中期目標是將簽署協定的總數增至約50份,特別希望爭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談判,因這將有助外國企業在港設點時毋須顧慮雙重課稅問題,亦冀透過不同角度,提升在港營商的吸引力。
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指出,本港企業的貨品或服務輸出到其他地區時,須面對當地市場的進口關稅,令成本相對較高,故政府一直致力推動與其他市場落實貿易協定,望降低相關的稅收和限制,以提升競爭力。
他表示,特區政府早前與東盟十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亦是本港第六份自由貿易協定。從經貿層面,東盟是本港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去年和本港的貨物貿易總值達8,300多億元,單計去年本港出口到東盟的貨物,粗略估計在當地繳納的關稅便達到5.7億元。
他續稱,根據這次協定,東盟國家將分階段削減對本港貨物的關稅,可望提升本港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加上東盟地區經濟展望持續向好,相信本港貨物出口到東盟巿場將有可觀增長。
陳茂波:避雙重課稅
除積極協助本港企業降低出口成本,陳茂波表示,政府會致力透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以降低香港企業投資海外、內地、或海外企業利用香港作為平台轉投資到其他地方的稅務負擔。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