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拉丁裔畫家費爾南德斯 挑戰傳統景觀藝術

2017-11-21
■特雷西塔.費爾南德斯站在作品前接受訪問■特雷西塔.費爾南德斯站在作品前接受訪問

景觀藝術(Landscape Art)無論在中西方都有悠久歷史,但放到當代藝術,又能出現什麼變化和突破呢?美國著名藝術家特雷西塔.費爾南德斯(Teresita Fernhndez)新作展覽《Rise and Fall》就呈現了當代景觀藝術的新可能性。由即日起至12月16日新作將在立木畫廊展出。■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

費爾南德斯是一名生於美國的拉丁裔藝術家。她獲獎無數,包括價值50萬美元的著名麥克阿瑟基金會獎金、古根漢獎學金,更曾獲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委任為美國聯邦美術委員會成員。她的大型場地作品可見於日本貝尼斯藝術之地直島、西雅圖藝術博物館奧林匹克雕塑公園、紐約麥迪遜廣場公園、康州新迦南格雷斯農場基金會和巴黎及上海路易.威登集團等。

費爾南德斯善於詮釋地質分層結構和其歷史,從而挑戰傳統的景觀創作,創造出「層疊景觀」(Stacked Landscapes),意指同一時間身處多個地方的景觀體驗。她常於畫中描繪的地理環境就地取材創作,營造一個體驗性觀賞環境,讓觀者以自身、歷史、想像等角度融入作品中。對她來說,人是風景的延伸,她曾經說過:「你是它的一部分,它也是你的一部分。你在看風景,風景也在看你。」

將觀者視為畫作一部分

此次,費爾南德斯延續她一貫的創作母題,帶來24件由固體石墨和鉛筆創作的景觀作品,配合展覽現場環境設計,讓觀者猶如親臨其境。據悉,這些作品是她在紐約工作室事先繪畫好,再帶來香港配合展覽場地組裝。一系列浮雕畫板密集地呈現於石墨色的牆壁上,層層疊疊的地平線把水和天空分隔,描繪蚍擐褽旭h和不斷變化的地平線。她透過在牆壁表面直接用粉筆繪畫,把畫中的藍色色調延伸到畫板之外,與整個展覽現場融合為一件獨特的裝置藝術作品,讓觀者彷彿被數以千條不斷上升和下降的藍色地平線層層圍繞。

「我的創作從來不是指向一個特定、實際存在的景觀。它反而是一個我想像中的地方。我希望觀眾走進展場,就有來到水底的感覺。對我來說,景觀不止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或者一幅被動地在你眼前呈現、如實反映大自然的靜止畫。我的景觀是動態的,所以我利用了整個畫廊的空間去創作,並且在作品中加入了浮雕效果,使作品有走出畫框,將觀者吞沒,讓觀者成為景觀藝術品的一部分,觀者身體的節奏與宇宙的規律如潮汐漲退、月球的引力等相結合。因此,我更傾向把景觀想像成一個有人住、與人互動的地方。這個地方交織了人的情感和歷史的痕跡,並且充斥茯F治上的矛盾,是一塊被侵略、爭奪過的土地,牽涉到社會公義的問題。」費爾南德斯解釋。

這些政治上的隱喻,其實早在展覽的標題 《Rise and Fall》就可略知一二。標題所指的不只是潮汐漲退,而且同時代表蚞史上起伏不定的權力變化和社會運動節奏。「政權往往由自由派及保守派政府交替掌握。」費爾南德斯補充道。

費爾南德斯又將觀賞自己作品的方式比喻為中國的卷軸畫,而非西方傳統單視點的透視法則。「當你欣賞一幅卷軸畫時,你左至右、或右至左遊走於畫前,有時會靠近一點看,有時又會離遠一點,而且畫面啟始的地方總是一片留白。」

自創石墨浮雕效果

另外,費爾南德斯的作品又像被浸入一種金屬液體,這是源於費爾南德斯使用純石墨創作,讓人聯想起藝術家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作品《Pour》 。在其作品中,史密森將地面當作畫布,把黏性物質如膠水和混凝土層層疊加在景觀之上。

創作材料其實一直是費爾南德斯作品中極為重要的元素,在她以往的作品中,她都會選用一些和她畫中所描繪的景觀一模一樣的素材,例如在一幅火山景觀的作品中,她會在畫面鋪上真實的火山灰。石墨是她此次創作中的主要元素。她對鉛筆歷史和起源的研究引領她前往位於英國博羅代爾(Borrowdale)的石墨礦,那裡的材料是在十六世紀時被發現和開採的。這個地下原始石墨礦是鉛筆製作歷史的起源。「這24件作品用上的石墨都是在地底開採。原始的石墨很柔軟,我將它切割、切薄以改變形狀。透過打磨,它又可以變得更閃亮,用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她說。

費爾南德斯又進一步闡釋她畫中材料對應的景觀。「這些凹凸不平的石墨浮雕在畫中代表陸地,打磨過、較閃亮的石墨浮雕則代表海洋,而用鉛筆上色的部分則代表天空。」不過,她不願意透露自己是如何把固體狀的石墨黏貼在木畫板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間藝術學校會教導如何使用石墨這種原材料去創作,因為它不是一種慣用的藝術素材。所有使用石墨創作的方法都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