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古典瞬間】公心和私情

2017-11-21

唐寶民

楊溥是明朝的大臣,曾經做過宰相。身居高位,大權在握,自然就會有人來討好、奉承。但楊溥為人特別正直,很瞧不起那些阿諛奉承的人,所以,凡是奉承的他一個也不提拔。

有一回,楊溥的兒子從老家來到京城,楊溥就問他:「你來時經過的郡縣中,哪些郡守縣令比較賢明呢?」他的兒子就說:「江陵縣的縣令范理很不好。」楊溥問道:「你為什麼說他不好呢?」他的兒子回答說:「他接待我的時候特別簡便。根本不重視我。」楊溥聽罷,心裡對這個范理便蒙生了敬意,之後沒多久,他就推薦范理當了德安知府,後來又把他提升為貴州布政使。他的兒子得知父親提拔了范理後,不解地問:「范理此人,對我幾近慢待,您為什麼還要提拔他呢?」楊溥說:「他慢待你,恰好證明他不是阿諛奉承之輩,因此堪當大任。我身為宰相,提拔官吏,必須出於公心啊!」范理受提拔後,有人便勸他馬上寫信對楊溥表示感謝,但范理卻沒有寫,他說:「宰相提拔我,是為朝廷選拔人才,並不是對我個人有什麼私人感情。」就這樣,范理雖然屢受楊溥的提拔重用,但他一直沒有寫信向楊溥表達感謝之情,眾人都認為范理處世方式太不可理喻。多年以後,楊溥去世了,范理得知消息後,放聲痛哭,並寫了一篇聲情並茂的祭祀文,向楊溥表達了感激之情。有人對范理的做法頗為不解,問他:「為什麼楊公在世時,你不表達感激,等到他去世了,你才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呢?」范理解釋說:「如果宰相在世時,我就表達感激之情,會被人誤解為是向宰相示好,以便謀得更高的官位。他去世了,我再表達感激之情,別人就不會說什麼了。表達感激之情是私情,哪能和公事混為一談啊!」眾人聽范理這麼一解釋,都不禁心生敬意。

楊溥沒有因范理慢待自己的兒子而怪罪范理,反而因此提拔、重用范理,這是不因私廢公;范理沒有因為楊溥提拔了自己就馬上表達感激之情,而是等到楊溥過世了才表達感激之情,是不想讓私情影響公事。楊溥和范理,在處世態度上,都能公私分明,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