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今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特區政府將於下學年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指出,目前超過九成中學均透過獨立學科模式教授中史,反映中史獨立必修是主流發展趨勢。教育局會合情合理地處理約40所採用其他模式推行中史教育的中學的過渡安排,及持續與學校溝通,提供其所需支援。
楊潤雄昨日在立法會書面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2002年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明確指出,「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是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課程的必須學習內容,所有學生,不論就讀什麼類別的學校,均須學習。」該指引同時容許中國歷史科以獨立學科模式,或其他模式,如「歷史與文化科」的方式推行。
他續說,發展至今,超過九成中學是透過獨立學科模式教授中史的,約40所中學則開設「歷史與文化科」將中史及歷史兩科合併,或採用綜合課程模式教授中史。由此可見,中史獨立必修是主流發展趨勢,與施政報告的方向一致。
楊潤雄指出,社會人士多年來積極爭取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立法會更曾於去年11月16日的會議上通過「規定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的動議。「2017施政報告宣佈中國歷史獨立成科,回應了社會和立法會訴求。」
由於尚有約40所中學採用其他模式推行中史教育,教育局於今年9月至10月期間約見了所有這類學校。有關學校的代表均理解需要作出改變,並支持中史教育,但要求教育局給予彈性及時間過渡。教局會持續與學校溝通,提供其所需支援。
支援其他教學模式學校
楊潤雄說:「我們明白這些學校的需要及校本特殊情況,例如人手安排、非華語學生所面對學習中國歷史的困難等,會提供彈性,充分考慮校情,讓學校有時間順利過渡......教育局亦已在不同場合,如修訂初中中史課程諮詢會、學校議會聯絡會議等,清楚表示會合情合理處理該些中學的過渡安排,以釋疑慮。教育局會持續與學校溝通,提供其所需支援。」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