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字裡行間】口述歷史的百科全書

2018-01-02
■ 一本有用的參考書。 作者提供■ 一本有用的參考書。 作者提供

黃仲鳴

在報界服務二十多年,後轉教大學新聞系,即有計劃訪問一些老報人。於是培訓學生,教他們如何訪談,如何從被訪者口中發掘出真相。

這是專訪?抑或是口述歷史?我教導學生訪談時,應該輕輕鬆鬆,不要將責任看得那麼重,也不要讓「口述歷史」這名詞箍緊自己。其實,「口述歷史」就有「訪談」的意味在,「訪談」也可以視為「口述歷史」,何須斤斤計較兩個名詞之分?

當年,我介紹學生看一部書:《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實務指南》(〔美國〕唐納德.里奇著,王芝芝、姚力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二零零六年一月),這書強調由實踐操作來學習的理念,這正好和我的意旨相同;因此學生不斷外訪,錯了就改正。後來辦雜誌,有些文字較佳的學生,確實專訪了不少文化人,得出不少珍貴資料;發表後,獲掌聲不少。這雖是「專訪」,卻是做「口述歷史」的基本功。

本書作者對於做口述歷史如何籌劃、如何行動?訪談時如何察言觀色?訪談者如何通過訪談技巧收集有用的資料等等,都有詳細的論述。

學生採訪時最大的毛病是不懂得如何「追問」。這書作者說,訪談者要隨時提高警覺,提高「聽」的能力,一抓到受訪者說溜嘴的話,就要緊纏不放,追問下去。這可能會發掘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堅料」。惟一般訪談者,都已有「設計」好的問題,他只管照問題問下去,所以便犯了「只管發問,不管聽」的毛病。

另外較為嚴重的是,訪談者對自己完全無法苟同的說法應該如何反應?作者說:

「聆聽談話最困難的部分是必須對你不以為然的觀念和資訊繼續保持注意力。你或許想插嘴辯駁,但是務必等受訪者說完道盡後,才能提出不同的看法,來挑戰那些具有誤導性的答案,追查那些看來有錯的回應。」

訪談者與受訪者是「對等」的,並沒有身份、階級的「分別」。受訪者或為本身利益,或是記錯,訪談者該如何處置?記得訪問一位老報人時,談到《明報》,談到金庸時,他說:早期《明報》經營困難,瀕臨執笠。一日出門,街上偶遇中學時的同窗、現在印刷廠當會計的沈寶新,談起《明報》,沈寶新即允加盟;《明報》遂起死回生。」學生在整理談話時,已指出是錯,因為《明報》未出世,沈寶新已是籌辦人了。遂告知受訪者,他卻沒改正。這怎辦呢?

這是口述歷史最難處理的問題。受訪者所言不可盡信,負責者必須肩負求真、考證的工作,或於錯處加註釋,加解說。但這工夫如無學識,又怎可為之?

這書對口述歷史的問題,幾「一網打盡」,連訪談者如何籌經費、善用資源,如何利用新科技,如何整理、利用口述歷史等,俱交代得「無微不至」,故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手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