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趣話「槓子頭」

2018-01-03

韓小榮

山東人愛吃麵食,饅頭、水餃、包子、麵條,這些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也有一些算不上主食的麵食品種,非常受人待見。我老家有一種圓火燒,俗稱「槓子頭」,在當地十分暢銷,雖然不是餐桌必備,對於那些偏愛它的人,可以說是幾日不見,分外想念。

槓子頭,這個稱謂比較粗獷豪放,是麵食中的硬漢形象。槓子頭火燒麵硬,特有嚼頭,能令人口舌生津,回味無窮,不但年輕人喜歡吃,老年人也喜歡。按理說,老年人牙口不好,不該碰硬,但是,他們經不住那個香勁的誘惑呀!我的父母都是槓子頭火燒的忠實擁躉,我受到傳染,自小對槓子頭火燒情有獨鍾。

我們舉家來到濟南定居後,吃槓子頭火燒的機會少了。每次老家要來親戚,我都特意打招呼讓他們捎一些槓子頭火燒來,用以驅除肚子中的饞蟲。槓子頭火燒圓圓的,邊緣厚,中間薄,顏色焦黃,巴掌大小。它有個顯著的優點,就是易於存放,放十天半月,風味和剛出爐時一般無二。

有一次,弟弟一家來濟南,從爹娘那裡帶來了大饅頭和槓子頭火燒。我一看高興得不要不要的,大饅頭是娘的手藝,槓子頭火燒是故鄉的風味啊!說實話,這些東西比山珍海味更讓我心動。吃飯的時候,饅頭和槓子頭火燒結伴上了餐桌,我見景生情,發揮想像力,給孩子們編造了一個小段子:槓子頭火燒和饅頭在一起嬉鬧。槓子頭說:「咱倆玩碰頭遊戲吧?誰哭了誰就輸了。」饅頭說:「碰就碰,誰怕誰!」當槓子頭和饅頭碰到一起的時候,槓子頭毫髮未損,安然無恙,饅頭卻慘不忍睹,齜牙咧嘴,就差大放悲聲了。看着槓子頭在一旁幸災樂禍,饅頭氣憤地說:「槓子頭,你等着,我去烤爐裡烤硬了,再回來找你算賬!」聽完之後,大家都笑了。

「槓子頭」雖是麵食,卻還有另外的一層意思。在我們老家,喜歡抬槓的人通常被人們稱為「槓子頭」。弟媳婦為了逗孩子高興,講了個槓子頭老王的趣事。有一天,朋友提議去釣魚。老王問,去哪兒釣魚?朋友說,有水的地方就有魚,去哪兒都可以。老王立刻反問,有水的地方有魚,不對吧,你家的水缸裡有魚嗎?朋友聽了無言以對。

弟媳婦講完槓子頭老王,弟弟說,這樣的段子我也會講,隨後,弟弟講了個槓子頭老李。話說老李和老婆去登泰山。在山頂上,老李讚嘆,泰山真美啊,明年再來一次吧?老婆說,同一個地方,我可不想來兩次。老李問老婆,你娘家你一年至少去八次,難道不是同一地方嗎?老婆聽了哭笑不得。

侄子和女兒本來不愛吃槓子頭火燒,被大人們的幽默段子逗樂了,拿起火燒就啃,變成了槓子頭火燒的新粉絲。

「槓子頭」還指那種不可理喻的人。我們小區就有這麼一位老先生,曾被大家笑稱為「槓子頭」。我們小區的綠化帶是公共場地,私人不允許隨便開墾。這位槓子頭先生可不管這些。他閒來無事,買來鋤頭買來鐵鍁,先把果樹底下的草叢清除乾淨,再種上菠菜、油菜、香菜等。這不,市裡下達命令,堅決抵制「毀綠種菜」行為,這位老先生撞槍口上了。管理人員跟他打招呼讓他自己清除,他拒不執行。工作人員給他清理了後,他站在小區裡破口大罵,還罵起來沒完沒了。

過了一段時間,他見管理人員鬆懈了,又開始種青菜。光去年,他種的青菜就被清理了三次。鄰居勸他:「你還是別做無用功了,光種菜,也撈不着吃。」老先生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為了鍛煉身體,根本不稀罕那點菜!」鄰居無可奈何走了。

在濟南住久了,我發現濟南還有一種特大號「槓子頭」。 這種特大號「槓子頭」不是指人,而是麵食大軍中的一員猛將。它還有個更為正規的名字,叫鍋餅。我第一次吃鍋餅,是鄰居買鍋餅,半路遇上我,非要掰一小塊讓我嚐嚐。我一嚐,媽呀,這不就是老家槓子頭的味道嗎?再看看鄰居手裡的鍋餅,和槓子頭的模樣差異卻很大。鄰居說,這是賣主掰下來過稱賣的,剛出鍋的鍋餅很大一個呢!

一天,去芙蓉街閒逛,逛到馬市街上,那家「吳家鍋餅」的小店把我吸引住了。因為供不應求,我只好在店門口等着買鍋餅。小店不大,一目了然,我有幸看到了鍋餅的製作過程。鍋餅,也叫壓槓鍋餅,和老家槓子頭火燒的生產工藝相同之處,就是用槓子壓麵。槓子壓出的麵,麵更柔韌,層次更多。店主壓製出一個很厚的大圓餅,放到爐盤上,蓋上木蓋,借助蜂窩煤的火力,徐徐烙烤。一張大餅,生麵四斤半,烤熟之後,大概四斤左右。

聽店主說,他這家鍋餅店已經有百年的歷史傳承。清朝末年的時候,這家店叫「廣聚鍋餅」,店主姓吳,後來乾脆改成了「吳家鍋餅」。百年老店,名聲在外,培養了一大批當地老客戶的同時,外地人也有不少慕名而來。更有出國者,隨身攜帶,當做禮品,饋贈國外友人。濟南的鍋餅,是槓子頭家族的分支。和我老家的槓子頭火燒相比,硬度略有不同,滋味基本一樣。 我買到的鍋餅,正面密密麻麻佈滿了芝麻,聞着就香。濟南的特大號槓子頭,重磅來襲,已然俘虜了我的胃。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現在的我,很少想念故鄉的小槓子頭火燒了。

就在前幾天,弟弟一家又來了濟南。習慣成自然,這回仍舊帶來了槓子頭火燒。我專程去買了整個的濟南鍋餅來,讓弟弟一家人見識下特大號槓子頭的尊容。當我告訴他們,濟南的槓子頭鍋餅經常被帶去國外的時候,弟媳婦說,她的一個表弟在加拿大留學,輕易不回來,只要回來就會帶上一部分槓子頭火燒回加拿大,當土特產送給同學吃。看來,槓子頭家族的產品,不論大號小號,都已經大大方方走出國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