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科啟智 > 正文

【創科學園】一丹獎啟示:成長不定型

2018-01-03
■Growth Mindset。 網上圖片■Growth Mindset。 網上圖片

在2017年,與STEM及編程有關的教育盛事實在很多,相信大部分教育界同工也能輕鬆地列出十數項事件,例如教育局推出資訊素養文件、編程教育課程指引、學與教博覽會、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教師交流活動、機械人及編程比賽、智慧城市專題研習計劃等等。惟一項於去年12月10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國際教育大事,卻鮮有人提及-「一丹獎」(Yidan Prize)頒獎典禮。

一丹獎每年共頒發兩個獎項,即教育研究獎及教育發展獎,分別表揚對教育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以及應對教育領域迫切議題而提出創新理念的人士,每一年每個得獎單位可獲頒3,000萬港元,當中一半為獎金,而另一半則用以支持推動研究項目的成果。

成功教學模式由多面向構成

首屆一丹教育發展獎是由哥倫比亞新學校基金會創辦人兼總監Vicky Colbert奪得,她在拉丁美洲國家提倡的新學校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為全球十多個發展中國家提高農村教育質素。

Colbert成功創造一個綜合課程、教師培訓、社區參與以及校園管理的模式,並在拉丁美洲、印度和菲律賓等貧困地區推行。縱然這是為發展中國家設計,但她的模式提醒我們,成功的教學模式是由多個面向所構成,「如何以有限的STEM資源創建優質的STEM教育」便是其中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教育議題。

至於首屆一丹獎教育研究獎得主便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奪得,她研究有關學生對天賦及能力的不同思維模式。Dweck 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研究指出,專注及享受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的教學法,可以增加學生全面發揮潛能的機會。

Dweck在其著作《心態致勝(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將人的思維模式分為「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及「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兩類。

棄「成敗」觀念 植「成長」心態

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會傾向相信個人能力是可以經由後天努力改變和塑造的彈性思維。即是說,擁有這類心態的人相信能力是可以培養、發展的,他們把天生擁有的個人基本質素視為起點,藉後天努力、累積經驗和他人幫助等,使自己成長,發展潛能。

相對而言,相信能力或本質是固定不變的是「定型心態」,擁有這類心態的人會傾向急於追求證明自我,將所有成果二分為成功或失敗。曾經取得「高分數」的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變得不願意接受挑戰;經常取得「低分數」的孩子就漸漸相信努力也是徒然,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

把Dweck的「成長心態」概念放在STEM教育上,可激發我們重新檢視勤力及成敗兩個觀念。例如STEM教育經常提及的設計循環(Design Process),便要求培養學生不斷改良自己的設計的心態,以應付日常生活中面對的難題,追求卓越。

在編程教育中亦強調培養除錯(Debug),從錯誤中不斷嘗試、不斷改良現有的程式、不斷挑戰更高難度的程式設計。■張錦華博士 香港常識科教育學會理事、Google Certified Educator、Apple Teacher (Swift Playgrounds)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