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有機發光材料在各行各業應用廣泛,是照明和顯示技術等的核心材料。但很多發光材料在溶液中發光很強,分子一旦聚集,發光就會減弱甚至消失,「陷入『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困境」。2001年,唐本忠課題組發現了一個與此相反的現象,分子越聚集,發出的光越強,呈現出典型的「人多力量大」的特性。基於此,他原創性地提出了AIE概念。
經過16年的發展,AIE材料已在眾多發光材料中得到應用,如高效率的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和照明材料、光波導材料、選擇性生化傳感材料、痕跡識別型材料以及在生物體系中的細胞器、病毒或細菌、血管成像材料等。
作為「中國品牌」的AIE材料,已在光電器件、化學傳感、生物檢測和成像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質。從唐本忠提出AIE概念到現在,全球已有80餘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00個研究單位的科學家進入該領域,總引用次數超過10萬次,近兩年每年新增的SCI級(SCI是學術界公認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AIE論文均超過1,000篇。AIE相關研究被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和湯森路透聯合發佈的《2015研究前沿》列為化學和材料領域前十項研究前沿的第二位。《自然》雜誌將AIE納米材料列為支撐未來納米光革命的四大納米材料體系之一,且是唯一一種中國人原創的材料體系。
研發國產探針 誓破外企壟斷
在應用方面,AIE探針在細胞器特異成像和長效追蹤等領域備受期待。目前,大部分商業化熒光探針的知識產權都由國外企業把控,如西方一家生物螢光標記和檢測產品的提供商,其生物用熒光產品價格昂貴,利潤豐厚,僅2012年,整個公司的年產值就高達38億美元,收益率大於29%。
唐本忠團隊的努力方向,是將AIE材料和技術進行產業化和市場化,使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AIE材料體系及其在應用領域的突破,切實為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