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微觀點】兩地科創融合互補 港科學家大展拳腳

2018-01-09

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香港科學家捧得六項大獎。唐本忠教授苦心研究十餘載的原創AIE項目,榮獲「含金量」極高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以管軼教授為代表的香港科學家,在中國新發傳染病防治體系建設中立下汗馬功勞,得到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殊榮。今年香港獲獎項目全部是兩地合作項目,不僅顯示出兩地科技交流日益緊密,還體現出香港科學家為國家科技創新事業、重大戰略工程的貢獻得到高度肯定。

為國貢獻「香港智慧」

早前,香港科學家在國家科技獎勵中多是「單打獨鬥」,獲得的獎項多以基礎研究為主。從近年來香港科學家獲獎情況可以看出,兩地科創融合正成為主流。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中國正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在這種歷史機遇下,將科研成果放到內地加快產業化,為國家重大戰略工程貢獻「香港智慧」,成為香港科學家的優先選擇。

今次獲獎的香港科學家,是兩地科創交流的先行者和受益者。「在科技方面,香港的確曾領先過,但現在內地重視科技創新、有大把機遇,我內地的科學家朋友們『富得流油』,而我『口袋空空』(指研究經費)。」一位獲獎者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國外工作的華人科學家都在打聽怎麼回國,希望在當今中國優渥的科創環境下開展事業。而香港科學家有多重優勢,更應該盡早抓住中國科技騰飛的機會大展拳腳,兩地融合、優勢互補是唯一的出路。■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