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中大教授研納米晶體奪國際獎

2018-03-20
■王建方(右一)獲伊朗總統魯哈尼(右二)頒發花剌子模國際科學獎。中大供圖■王建方(右一)獲伊朗總統魯哈尼(右二)頒發花剌子模國際科學獎。中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教授、理學院助理院長(教育)王建方近日榮獲第三十一屆「花剌子模國際科學獎」(Khwarizmi International Award),以表彰他在「膠體等離子體金屬納米晶體」研究的成就。頒獎典禮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今屆共有5人獲獎,他是唯一的亞洲得獎者。

「花剌子模國際科學獎」在1987年由伊朗科學研究與技術部轄下的科學暨科技研究院(IROST)創立,獎項以公元9世紀著名伊朗數學及天文學家花剌子模命名,旨在獎勵科學和科技創新與研究。獎項成立初期只頒發給伊朗人,1992年起開始頒授予非伊朗籍學者。

成果應用於納米光學等領域

今次獲獎的王建方是納米技術和等離子體激元領域的著名科學家,他與研究團隊致力研究「膠體等離子體金屬納米晶體」。他解釋指,金、銀、鉑等金屬晶體只有數十納米大,即是人類頭髮直徑千分之一,其吸收或散射光的效率極高,可以與光線相互作用,產生表面等離子共振現象。若把光聚焦到納米尺度的範圍,可增加光強密度。

這個優異的光學特性可廣泛應用於納米光學、光譜學、光催化及太陽能應用等眾多研究領域。

王建方亦成功掌握精確調控納米晶體形狀和尺寸的技術,實現對其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的精準控制。

王建方的納米晶體的基礎研究成果有很強的實用性,其團隊又研發了一款可以感應溫度和時間的智能標籤,利用顏色的轉變,動態模仿產品的變質過程,讓消費者了解產品在運送和儲存期間的環境有否超出可容忍溫度,從而判斷食品或藥物可否繼續使用。

王建方表示,對獲獎感到榮幸,未來期望可把納米技術引入到可視化檢測儀器、防偽標記、超靈敏化學和生物傳感器等方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