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常說,讀建築的學生要出外走走,多看世界。去年7月,我和十多名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園境建築(榮譽)文學士和其他學科的同學坐言起行,參加了由學院舉辦的荷蘭海外交流團。行程中,我感受到荷蘭充滿文化色彩、歷史情懷,與現代建築糅合的一面,對修讀園境建築的我有很大啟發。
整個交流團為期約5個星期,同學可選擇「歷史行程」,遊覽荷蘭和德國富歷史價值的景點,認識當地的歷史和政治背景;亦可選擇「商業行程」,到訪不同博物館和商業機構,了解當地的經濟和商業運作情況。我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較有興趣,所以選擇了「商業行程」。
旅程的首站,我們來到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在洋溢荷蘭古典主義風格的博物館中,我們有機會欣賞到荷蘭不少藝術家的作品,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幅舉世知名的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真跡面積比我想像中小,但荷蘭畫家楊.維梅爾(Jan Vermeer)筆下那栩栩如生的畫像,其視覺效果卻讓人感到非常震撼。我們平時在香港鮮有機會欣賞世界名畫,今次機會實屬難得。
巴西朋友也曾苦學英文
旅程中,校方為我們安排了很多團體活動,讓同學有機會與外國的新朋友建立友誼。其間我認識了一名來自巴西的女孩Biar。我還記得與Biar是在烏特勒支的一個城市定向活動中相識。當時我被安排到一個沒有香港學生的小組,而Biar是其中一名隊員。
Biar是一名巴西女孩,經常面帶微笑,熱情開朗。她主動與我傾談,了解我的背景、國籍和喜好,還相約我到超級市場購物。Biar透露巴西的家長和香港一樣着緊子女的成績,他們同樣會送小朋友去補習班或聘請私人補習老師,而我們亦同樣經歷過苦學英語的辛酸。
這些相似的經歷,頓時讓我感到雙方的距離一下子被拉近。經過與Biar一個月來的相處,不但擴闊我的眼界,亦解開我對西方教育的部分迷思。
交流團其中一個行程是參觀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虛擬實境(VR)製作公司。我們每人獲發一副VR眼鏡,嘗試在旋轉椅上觀看電影。公司負責人向我們解釋了其營商模式理念,以及發展計劃等。這一站行程,讓我對外國商業機構的營運模式及新興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
荷蘭是一個環保國家,其風力發電聞名於世。行程的尾聲,我們當然要到處於海邊的著名風車村走一趟。現時的風車村,除風車外,更增添了水力發電的堤壩和設施。雖然現時尚在運作的風車已為數不多,但有幸了解荷蘭的城市規劃和建築藍本。今次到荷蘭一遊,讓我對園境建築有另一番體會。■林冰靈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園境建築(榮譽)文學士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