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提供予學校的普通話課程配套資料中,有一篇學者的文章提出普通話才是「正規的語言教育」,反對派即借此大做文章。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出,政治在過去一段時間入侵校園,引起爭議的文章只是2013年一系列文件的一小部分,有人是在借故無風起浪,「究竟在教學裡中文的口語用普通話或廣東話,這個我們尊重校本的管理。我們每日都在說廣東話,所以這個根本不是問題......大家接受了的教學語言政策就是今日的政策,我們完全沒有想過去改變這個政策。」
拒答邵家臻無聊發問
社工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昨日在答問大會上提到,教育局網頁的小學中文教學資源網頁中引述了「一個沒研究過粵語的學者」,說「粵語只是方言,不是香港人的母語」,「粵語是我的母語,我不知道特首,請問你,你的母語是什麼?」
林鄭月娥表示,她留意到近日教育界「又無風起浪」,一個是粵語是否母語的問題,一個是通識是否繼續考核的問題,「過去一段時間,很多政治問題入侵校園,我相信近日有人為何要無風起浪,就是覺得教育界太平靜,最好引入這樣的議題。」
針對粵語的問題,她指出,該篇文章是2013年一系列文件中,一份文件裡的「兩三句」,「就要把它這樣放大來說......究竟在教學裡中文的口語用普通話或廣東話,這個我們尊重校本的管理。我們每日都在說廣東話,所以這個根本不是問題,it's a non-issue,但有人要炒作,我們唯有不斷解說。」
邵家臻隨後聲言林鄭月娥沒有回應他的問題,追問道:「我以廣東話為榮,我問特首,特首你的母語是什麼?」林鄭月娥回應說:「對不起,我不回答這麼無聊的問題。」
質疑梁繼昌無風起浪
會計界議員梁繼昌追問,教育局的「兩文三語」政策「到底還存不存在」,林鄭月娥重申,該份文件是2013年發出的,「為什麼引起辯論、爭辯,都是『無風起浪』。換句話說政策沒有改變,大家接受了的教學語言政策就是今日的政策,我們完全沒有想過去改變這個政策。我希望大家不要用太懷疑的眼光去看每一日發生的事情,否則只是浪費大家的時間。」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問,政府在「公事上、教育上」是否有打算「貶抑」粵語的地位,及改變目前的語言政策。林鄭月娥回應說:「清晰的回應就是一個字『無』......當然世事是會變的,你經常要我一生一世承諾一些事情,我沒辦法做得到,但總之真是無,所以我用四個字......『無風起浪』。」
就有人針對通識教育科的檢討,林鄭月娥形容這是無的放矢,「我公開在施政報告說,除了解決迫切的教育問題,有八大範疇的教育問題,是教育界要我去看。其中一個是課程問題,學校課程的問題,所以成立了一個由專家領導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
她強調,專責小組還未開始有任何看法,「大家又在擔心、猜忌,甚至有人說這個沒可能是專責小組自己想的,背後有『黑手』、有『政治的黑手』,甚至是來自『北方』......我們要向前走,我們不要裹足不前、不要爭議不休,給些時間和空間我們做實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