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港創科新時代】港人投身灣區 創科奔騰向前

2018-05-16
■陳清泉呼籲本港研究人員積極投身國家大項目,支持大灣區和國家創科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陳清泉呼籲本港研究人員積極投身國家大項目,支持大灣區和國家創科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亞洲電動車之父:參與國家發展大潮機遇多

24位在港兩院院士上年去信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讓香港研究人員參與國家創新科技發展大計,獲得高度重視及積極回應。有份牽頭聯合各院士聯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榮譽教授陳清泉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和相關部門落實國家科研經費跨境等措施,從精神和物質上都給予香港科技界很大鼓舞,他希望香港創新科技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奔騰向前,香港研究人員能積極投身國家大項目,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創科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上世紀80年代,電動車產業發展尚未成熟,陳清泉便已經投身電動車研究,科研成果成就顯著,因此被譽為世界電動車三大權威之一,也同時獲得「亞洲電動車之父」的美譽。

以香港為研究基地,在電動車產業深耕數十載的陳清泉清楚認識到國家對香港科研工作加大支持的重要性(見另稿),故於去年6月主動聯繫其他23位在港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給習近平寫信表達訴求,希望讓香港研究人員參與國家創新科技發展大計。

陳清泉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內地與香港科技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但之前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仍存在限制,如國家科研項目經費不能過境等,需要予以解決。

既有物質幫助 更有精神激勵

習近平主席很快就對意見書作出了重要指示,而科技部、財政部亦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加強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的相關舉措,並會同中聯辦聽取香港特區政府和科技界的意見建議,先行試點,特事特辦以落實相關工作。

目前,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科研儀器設備入境關稅優惠等問題已基本解決,本港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及6個國家工程技術分中心皆已受惠。

陳清泉高興地表示,「這條路打通了!」並對此感到十分鼓舞。他希望會有更多香港科研人員可藉此機遇投入國家創科發展的大潮中。

他認為新政策是歷史的突破,除物質幫助外,在精神上都為香港科研工作者帶來激勵,亦創造了許多機遇,「未來我們也可以參與到國家大項目,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陳清泉指,香港有逾40位兩院院士,科研水平和人才實力突出,但香港高校和科研要納入國家發展的通盤考慮之中,才能繼續「奔騰前行」,香港的科學家只有積極參與到國家的科技發展大潮中,才能使自身的科研事業發展獲得廣闊的空間。

嘆回歸時錯過與深合作機遇

他認為,習近平主席的指示指明了一個道理,就是香港的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科技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香港要成為亞洲的創新科技中心,以推動香港的經濟轉型和長期穩定發展。

回顧香港的科研發展歷史,陳清泉不無感慨,他指香港是「亞洲四小龍」當中唯一不以科技為支柱產業的經濟體,而1997年回歸祖國時,錯過了與深圳攜手合作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大好機遇,「如今另一個歷史機遇來到面前,香港不能再錯過」,而特區政府和全香港社會應要抱持「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好好把握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