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着70多年歷史的北京紅樓影院近日「改頭換面」,掛上「藏書」招牌,成為北京首家公共藏書樓,試運營沒幾天吸引了不少前來懷舊的市民。
「小時候常來這兒看電影,現在還能清晰回憶起《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中的形象,」市民姜女士說,「那時的影院非常簡陋,椅子都是木製的,一場電影看下來屁股都坐疼了,現在這樣子我完全認不出。」
如今的紅樓藏書樓確實從裡到外煥然一新,雖然入口處還貼着1955年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發放的登記證,休閒閱讀區也掛着不少老電影海報,但原本的「大影廳」已改造成2,000平米的藏書區,上下三層的書櫃已填滿7成,不少工作人員正埋頭為圖書編號分類。據他們介紹,藏書樓的理念是「眾藏、共閱、分享」:既有名家珍藏,也接受市民藏書;除名家珍藏外,其他圖書均可閱覽、借閱或購買。
專程懷舊的姜女士,面對如今翻修一新的藏書樓,再難覓當年的影子,對此略感遺憾。
「上世紀70年代,北京電影院很少,紅樓也只有一個放映廳,每逢電影上映都人滿為患;80年代後香港電影以錄像帶的方式紅遍內地,紅樓還專門開設了錄像廳;之後的紅樓也幾經翻修,增設放映廳,但誰想如今改成藏書樓,徹底成了回憶。」姜女士說。
由於2009年紅樓影院與同樣老牌的勝利影院合為一家,紅樓此次「變身」意味着兩家京城老字號影院就此成為歷史。 ■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