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隨想國:薏米和芡實

2018-05-29

興 國

內人說買了袪濕粥的材料回家,煮好之後喝一碗。我喝過不少種具有袪濕功效的粥,便問是什麼材料,內人說是薏米、芡實和赤小豆。原來她準備煮的是香港最常見的一種袪濕粥。

說到薏米,我想起宋代的陸游寫過一首談這種食物的詩,便去找來一讀。詩名叫《薏苡》,詩是這樣說的:「初遊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芡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腹腴項臠不入盤,況復餐酪誇甘酸。東歸思之未易得,每以問人人不識。嗚呼,奇材從古棄草菅,君試求之籬落間!」

薏苡指的是植物,薏米就是薏苡結的種子。單用薏米來煮火,中醫認為有袪濕清熱的功能。這種植物,原產於南亞,我國很早以前就從越南引進,周代就已經開始栽培。因為時代久遠,所以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別名。像貴州稱為珠珠子,廣西叫作老鴉珠,還有稱之為膠念珠和玉珠珠的。 薏苡在夏秋之間開花結果,果實被一層光滑的硬殼包裹荂A形狀像一顆淚珠。因此西方人也稱之為「約伯的眼淚」、「基督的眼淚」、「聖母瑪利亞的眼淚」。我以前看過有國人在網上建議,咱們中國人也可以別稱之為「孟姜女的眼淚」。

薏苡是禾本科植物,芡實則是睡蓮科植物,原名叫「雞頭米」,芡實的別名來自《本草綱目》,蘇東坡在他的雜記裡稱之為「水流黃」。中醫認為芡實有健脾的功能,又認為濕氣是脾虛產生的。所以最好的袪濕粥在薏米加赤小豆外,便加入了芡實。宋代的黃庭堅《次韻王定國揚州見寄 》詩說︰「清洛思君晝夜流,北歸何日片帆收。未生白髮猶堪酒,垂上青雲卻佐州。飛雪堆盤膾魚腹,明珠論斗煮雞頭。 平生行樂自不惡,豈有竹西歌吹愁。」潔白如珍珠的煮芡實,和細切的魚腹,看來都是行樂而不愁的美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