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李小加:最快年底推國債期貨

2018-06-13
■李小加預計,年內不會開通南向債券通。 實習記者丘曉陽  攝■李小加預計,年內不會開通南向債券通。 實習記者丘曉陽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實習記者 丘曉陽、林沛其)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出席「人民幣定息及貨幣論壇2018」後表示,自去年債券通開通,人民幣國際化來到一個更高的階段,但預計年內不會開通南向債券通,且不會優先考慮,因內地債券收益率較境外更高,南下後需求不會太強。

南向債券通料年內不會開通

債券通北向交易開通近一周年,港交所表示,截至5月底,獲准參與債券通的機構投資者為315個,比去年底增加68%;今年4月至5月每日平均成交額約30億元人民幣,比第一季度升約18%;外資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人民幣債券的金額為13,75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7月增加63%。李小加相信,人民幣一定會成為全球第二大貨幣,並且未來要讓人民幣繼續用於結算、投資和儲備。

李小加介紹,首階段人民幣具有升值的空間,故貿易者主要用其於結算,此時使用者關心的重點在於匯率。滬港通及深港通逐漸開通後進入第二階段,人民幣應用於投資,使用人民幣去定價、再衡量產品價格,投資者重點放在發展上。債券通正式開通後則正式進入第三階段,銀行金融機構將人民幣用於管理負債表,並且作為可儲蓄貨幣,同時用於管理資金流動性。他還補充,計劃今年末或明年推出國債期貨,進行匯率風險對沖。

中銀:內地債市發展空間大

同一場合,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認為,內地債券市場現時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二,未來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加快開放市場,能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分散金融風險,具體可以從提升債券直接融資的功能、多樣化市場投資者結構、刺激二手市場交易等入手,增加內地債市的廣度和深度。

巴曙松:人幣國際化可提升

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演講時亦認同人民幣國際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間。他相信,下一步發展重點在金融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上提升應用。他建議,人民幣需要變得更靈活波動,取消投資額度,以及對外商投資金融機構的限制,促進金融市場更頻繁使用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