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港交所(0388)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昨出席「債券通周年論壇」時指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令海外投資人民幣資產的基礎出現變化,不能再依賴貿易計價時期的單向升值,建議應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和多樣性。
巴曙松指出,目前人民幣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全球支付貨幣中使用量為1.6%,反映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已初見功能,但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佔比僅1.23%。他認為人民幣有條件加速增長,而增長趨勢需取決於人民幣產品是否有深度、規模及流動性。內地債市開放將有助人民幣由計價和結算貨幣,擴展至投資貨幣,而債券通則有助強化香港國際化資產配置功能,提升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的功能和佔比。
學者倡發SDR離岸債券
對於提升內地金融市場開放及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金融實踐教授肖耿提議,內地的大機構可來港發展特別提款權(SDR)離岸債券,逐步開放債券市場,而本港應可設立國際開發銀行發行SDR一籃子貨幣債券,投資大灣區或歐美等地。他強調,除了北上資金外,南下資金流亦相當重要。SDR的融資亦可用作投資「一帶一路」的項目,預計未來港元應該與一籃子貨幣掛u,故應該由債券市場做起。
天風國際證券行政總裁孟小寧建議,人行應將人民幣貨幣政策落實於香港,內地亦可設立回購市場,及制定後備政策定價。香港方面,則可設立「回購通」,對內地資本市場開放而言才能有一個制度性的解決,透過互通的平台讓兩地進行統一清算。Tradeweb董事總經理兼亞洲主管蔡禮任亦認為,內地應推出更多新的人民幣產品,如回購及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IR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