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寶峰、凱雷 北京報道)國務院日前公佈取消11項行政許可事項,包括「台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國務院新聞辦今日會舉行新聞發佈會,由公安部副部長侍俊、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和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介紹港澳台居民證件便利化措施,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根據《台灣香港澳門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申請辦理《台港澳人員就業證》需由僱主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提交所需文件審批,包括僱傭機構的營業執照、受僱人健康狀況證明、個人有效旅行證件、勞動合同、學歷證明文件等,不同城市有不同要求。同時,這種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台港澳人才來內地就業的積極性。
前海試行後擴至全國
為解決有關問題,今年3月19日,深圳前海管理局率先宣佈,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可免辦《台港澳人員就業證》。在地方先行先試5個月後,該項舉措在全國範圍內鋪開。
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多位在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生活的香港同胞、澳門同胞,他們紛紛點讚國務院取消就業許可證的新政,並期待港澳台居民證件便利化方面的具體細則盡快出台。
去年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香港創業家、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主席李培表示,國務院宣佈取消港澳台就業證,對其新成立的互聯網飯盒公司來說,實在是好消息,因為將來更容易聘請香港和台灣專業廚師到內地工作。回想最初聘請第一位香港員工時,需要相當時間去辦理就業證,這個問題令同事相當困擾。
利港青赴內地發展
另一位香港創業家譚偉傑,原本在香港從事IT行業,2017年到深圳創建公司,「最初是帶着一份勇氣和決心定居深圳福田區。」
譚偉傑說,相比其他香港朋友,他對內地居住環境有一定認識,選擇福田區居住,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近香港口岸。
不過,類似就業證等程序性問題仍給他帶來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擾。現在國務院取消就業證許可,讓港人能和內地居民一樣在這裡自由就業,尤其是像他們這樣在大灣區辦公司,也會吸收香港年輕人進來,取消就業證就可以令年輕港人更有意願到內地發展。
譚偉傑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港人到大灣區就業創業,並從深圳向廣東更多城市拓展,經常會碰到就業證、居住證等「不適應」的手續問題。
他說,最初每天都由皇崗口岸過關來回香港和深圳,雖然已經用了自助過關服務,但難免遇上突發情況,總是要等和忍耐。
開銀行戶口仍困難
譚偉傑坦言,每次等的時候,會想起一個問題,為什麼香港已經回歸了,還需要複雜程序才能過關?還有開設銀行戶口仍很困難。開戶口目的是開通支付寶和微支付,倘沒有移動支付,在內地生活等於沒錢一樣,好痛苦的。
譚偉傑說,目前方便的是辦理駕駛證,本身他已經有香港駕駛證,在深圳用換證方式就可以輕鬆辦理。他說,在內地能夠開車,對香港人來說,實在是太開心的一件事,自由自在穿州過市,認識神州大地,尤其是香港和大灣區很多城市都在8小時生活圈中,相當有利於商務和公司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