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港今年勢重登全球IPO一哥

2018-09-21
■澳獅環球昨起招股。右二為執行董事劉竹堅。 劉國權  攝■澳獅環球昨起招股。右二為執行董事劉竹堅。 劉國權 攝

畢馬威:大型新股排隊上市 料集資超3千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港交所(0388)今年改革上市規則,為非同權及生物科技等新經濟公司大開方便之門,加上年內多大型新股赴港上市,令下半年新股市場再創高峰。畢馬威昨預期,本港在新上市制度下,將在第4季迎來「小高潮」,包括將有更多無收入生物科技企業上市,帶動本港今年全年或錄得至少200宗IPO(首次公開招股),上調本港全年集資額預測,由原預計的2,500億元上調至逾3,000億元,本港今年更有望重登全球最大IPO市場寶座。

本港IPO集資額自2015年起連續兩年奪冠,但去年缺乏大型新股上市致令整體集資額偏低,本港排名因而由前年首位倒退至第3位,落後於紐交所及上交所。然而在今年新股表現大逆轉下,畢馬威認為本港IPO市場第3季表現強勁,期內錄得40宗IPO、共集資1,900億元,單季表現比起去年全年集資總額1,226億元更高,受惠於有史以來表現最為凌厲的第3季表現所帶動,該行預期本港今年在IPO市場是「坐亞望冠」。

首9月主板IPO額近同比3倍

畢馬威表示,今年前9個月本港主板IPO集資總額2,382億元,幾乎是去年同期的3倍,期內主板IPO宗數達88宗,高於去年同期的51宗逾70%,平均交易規模達27.1億元,亦大大高於去年同期的16.3億元,期內錄得6宗集資超過50億元的IPO,已追平前年全年有關宗數數目。而截至第3季尾,共錄3間生物科技公司和2間非同權公司上市。

受惠上市新制 新經濟股激增

展望本港IPO市場第4季表現,畢馬威認為新上市制度有助推動本港轉型為新經濟企業的上市樞紐,而截至目前,年內按傳統上市要求成功上市的公司中,有逾20%均為新經濟公司,去年則少於10%。該行又指,目前仍有大量中型新經濟公司擬赴港上市,其中包括多個在線電子商務平台、2間比特幣礦機相關公司和2個在線教育平台,另外又預計全年將有6至10間無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即意味年內或最少有3間生物科技公司將上市。

而翻查港交所資料,目前已提交上市申請的企業約有180間,當中已刊發申請版本及聆訊後資料集的企業有8間,包括料將於下周三掛牌的內地連鎖火鍋品牌海底撈(6862),集資規模約75億元,而美團(3690)與京東及滴滴出行有份的華興資本(1911)料將緊接下周四掛牌,集資規模約4億美元。

比特大陸傳月內來港籌234億

另外,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挖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亦傳最快9月赴港申上市,不過不利消息甚多,包括早前傳集資規模由原本180億美元大幅削減至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有外電日前更報道其投資失利或將破產傳聞,截至昨日,仍未見向港交所提出申請。其他焦點企業方面,騰訊(0700)有持股的微信平台中小企第三方服務商微盟亦已提交上市申請。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在上月發表中期業績時亦提到,今年上半年IPO活動有所增加,期內上市宗數上升50%,惟集資金額下跌6%,當時她強調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港交所會繼續致力確保旗下股票市場與時並進及保持競爭力,包括推出港交所25年來最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以便利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在香港上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