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香港基建重心西移,新界西北區成為重點規劃地區,萊坊執行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屯門區即將興建的港鐵屯門南延線、擬建的屯門西繞道等,皆屬港珠澳大橋效應帶動下的大型地區基建,預計整個新界西北轉型約需要5年至10年。他笑指,屯門區面積大,只要政府配套得當,不排除整個地區未來分拆南北發展。
道路強化灣區「黃金三角」
林浩文表示,港珠澳大橋作為連接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帶來的經濟效益巨大,除有助解決三地的陸路客貨運輸要求,受惠於大橋通車的還包括新界西北區的規劃發展。事實上,雖然大橋將通車,但當中影響至深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只有一小段路通車,整條道路仍須兩年時間才全面開通,這條貫穿南北的大型跨海道路,勢必影響新界西北的整體發展。
根據規劃,未來透過港珠澳大橋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由機場、大嶼山北部,經過屯門再上深港西部通道,便能夠直達深圳南山區。林浩文形容,大橋將令香港、珠海和澳門、廣州變成一個「黃金三角」,而大橋落腳點之一的屯門區,將來的發展潛力龐大,近年區內整體發展已開始出現變化。
林浩文指,屯門區內有兩個大型基建,分別為港鐵屯門南延線(設屯門南站)、擬建的屯門西繞道,區內面貌近年隨着基建起動已有不少變化,好像工廈活化、南面掃管笏一帶的新樓群等。
劃分南北區 發展更應手
他指,屯門區未來發展範圍只會越來越大,或需要南北區分,但前提必須做好配套,包括交通、學校、醫療、商場等,令幾個小社區能夠自行發展,否則無法有分流作用。
他續說,除屯門區外,整個新界西面,包括青衣、元朗等,以及北大嶼山及東大嶼山都將會受惠到大橋通車後帶來的基建效益。
他表示,只要細心觀察未來基建分佈就會發現香港基建重心西移,就連建議填海的「明日大嶼」計劃,亦在香港西面,反觀港島東及九龍東的未來的基建設施及配套並不多。
發展次序 地產物流優先
大橋通車後,林浩文預料,對於新界西部地區的房地產發展、物流等都會有刺激作用,待一切成熟後就到零售,但整個產業鏈形成需要時間去醞釀,預料由今天起計可能需要5年至10年。他亦提到,機管局正進行航天城第二期計劃,包括餐飲、零售、酒店等,未來發展完成後,連同東涌新市鎮擴展,整個北大嶼山面貌將煥然一新,並將帶動旅遊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