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周末專題 > 正文

雲南建水石榴 試水香港市場

2018-11-09
■時至深秋,孫濤的石榴僅剩下為數不多的尾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樹勇  攝■時至深秋,孫濤的石榴僅剩下為數不多的尾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樹勇 攝

皮薄味甜打動港人 冀生意長做長有

今年夏秋的石榴上市季,香港市場開始販售產自雲南的軟籽石榴。今年8月雲南建水明悅果園總經理孫濤與銷售經理陳勇首次隨雲南省商務廳、雲南省質監局等部門組織的「綠色雲品香港行」來港參展美食博覽,被華潤萬家看中,引入本港銷售。與本港市場對接,令孫濤與陳勇收穫滿滿:「不但將產品銷往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還學習了不少國際商務知識。」 ■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樹勇 雲南建水報道

首次涉足香港、首次參加國際知名的香港美食博覽,來自滇南小城建水的孫濤與陳勇,遇到了諸多想不到,每每談及,心存感恩。

美食博覽「搭橋」 開幕次日售空

從未到訪過香港的孫濤與陳勇,最初對自己所產石榴的市場競爭力並沒有多少信心。他們所帶來的貨品,除了數量不多的石榴外,還備了當地所產的七彩花生、紅糙米和紫陶產品,為的是展銷後貼補此行費用。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所帶石榴在美食博覽開幕次日便已銷售一空;七彩花生等土特產也賣得不錯。陳勇記得,一位香港女士在他們展位上購買了石榴之外,還購買了不少七彩花生和紅糙米,在她看來:雲南高原種植的農產品,品質值得信賴。

驚喜出現在8月17日的「2018雲南綠色食品(香港)商企對接會」,孫濤得到推介自己產品的機會。「首次參展,經驗不足,準備的PPT也很簡單。」但孫濤讓嘉賓現場品嚐果品,果然建水軟籽石榴,色澤艷麗,不用吐籽,皮薄,一咬就爆,汁多味甜,打動了在場61家港企到會嘉賓,華潤萬家(香港)總經理徐良當場拍板,採購明悅果園的石榴在港銷售。孫濤事後從華潤萬家員工處得知,這是該公司首次直接向種植企業訂購產品,可謂開先河。

香港市調 既找商機也找差距

由8月14日來港到19日離港期間,孫濤與陳勇在參展之餘,也留意本港水果市場。香港給他們留下的印象,除了繁華、時尚、現代、動感外,還有各種商品來源渠道眾多,僅以水果為例,便有來自眾多國家的眾多品種。

不過,在對本港水果市場的留意中,孫濤與陳勇仍發現了商機。陳勇說,在時代廣場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所見,來自外國的包裝精美、空運到港的葡萄,價格貴過其他葡萄許多。認真查看比較後認為,雲南所產的不少水果,品質並不遜色。「只要在諸如品相、分級、包裝、物流等環節做一些提升,足可與其媲美。」陳勇對本港水果市場考察的結果是,滇產水果在香港尚有更大市場空間。孫濤也認為,今年與華潤萬家的合作始於石榴採摘的中後期,來年供港石榴時間還可提前,數量至少還可增加一倍。

周折中學會國際商務準則

對於與華潤萬家的合作,孫濤儘管十分珍惜,但還是在溝通過程中出現了差錯。

孫濤介紹,華潤萬家訂單為200箱每箱裝30個石榴,每箱重量13公斤。孫濤組織員工分級包裝時,30個石榴重量達到了15公斤,這是因為他們分揀包裝的是單個重量450克至500克的一級果。在孫濤看來,當時在對接會上供嘉賓品嚐、向嘉賓推介的是一級果;而按照每箱13公斤計算,只能裝單個重量380克至450克的果品,照此裝箱於心不安。但經溝通仍需執行訂單標準,孫濤不得不組織員工返工,按訂單標準分揀裝箱。經歷了周折的孫濤認識到,標準與規範是國際商務的基礎與準則,她稱:有了今次合作積累的經驗,相信來年會做得更規範。「不會放棄與華潤萬家的合作,更不會放棄香港市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