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兩難關阻粵劇界育接班人

2018-12-11
■香港兒童少年粵劇團最年輕的學員只有3歲多。■香港兒童少年粵劇團最年輕的學員只有3歲多。

兒童劇團增分薄資助 學業為重藝術不敵文憑試

快將開幕的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被視為粵劇發展新里程碑,惟有從事青少年粵劇培訓工作的坊間團體表示,粵劇界除需要演出場地外,更應加強培訓工作,方可延續粵劇生命。雖然近年兒童粵劇團數目增加,但變相分薄了獲批政府資助的機會,加上本港學生始終「學業為重」,粵劇學生往往捱不過中學文憑考試(DSE)的關口,故粵劇界能否誕生更多明日之星,實屬未知之數。有粵劇界資深工作者指,要粵劇發揚光大,首要是發展藝術教育。■圖 / 文: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以前齯H覺得粵劇唔係呢個年代洁A我好想打破呢個諗法。」投身粵劇培訓工作逾廿載,師承名伶羅家英、李寶瑩的朗暉粵劇團團長兼香港兒童少年粵劇團藝術總監張寶華,為弘揚粵劇,早在1997年已於朗暉粵劇團開設兒童課程。

其後兩三年間,她創辦了香港首個兒童粵劇團──香港兒童少年粵劇團,並將粵劇帶入學校,至今已在逾30間本地及國際學校授課及演出等。

「通常中五中六就會停學粵劇」

香港兒童少年粵劇團的粵劇班是以年齡劃分學生級別,學生年齡小至3歲多,大至大學生也有。被問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張直言公開試是一大關口。張說:「學生為應付公開試,通常讀到中五、中六就會停學粵劇,不過之前有個女學生上大學之後重新加入,令我]好振奮。」

雖然學生始終「學業為重」,但張為吸引更多新一代認識粵劇,以每堂50元的低廉學費招收「新血」。

然而,近年坊間有大量兒童粵劇團湧現,一同競爭政府資源,加上本身學費低廉,令張經營的劇團困難重重。「如果冇政府機構,如藝發局儭磣U,根本維唔到本。」張稱。

另一邊廂,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今年亦幸得有心人捐贈75萬元,為期3年每逢周六於YMCA石硤尾會所舉辦「戲詠嶺南──兒童宗師培訓計劃」,免費教授小朋友學習詠春及粵劇。「我希望透過呢個計劃,令有心學粵劇鴾p朋友唔會因為家境問題而喪失學習機會。」師承名伶曾玉女的YMCA兒童粵劇導師Man Chan(藝名「瀟郎」)表示,教學過程中最富挑戰性的,是如何將粵劇以簡單生動形式傳授予小朋友。

Man Chan說:「粵劇好講規範,每個動作有一套標準,但教小朋友唔可以咁嚴,令佢]明白最重要,所以我都邊教邊學!」

被問到兒童粵劇團能否誕生粵劇界的明日之星,兩人均表示,培訓粵劇界人才需深耕細作。作為粵劇導師,她們只能抱荂u有教無類」的心,將粵劇傳承下去。至於將來有多少學生能以粵劇作終生事業,則言之尚早。

阮兆輝:港教育輕藝術發展

香港八和會館副主席兼資深粵劇工作者阮兆輝坦言,本港正規教育偏重主科,忽略藝術發展,故此要粵劇發揚光大,就要先從藝術教育入手,培養出富有藝術修養的下一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