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筆耕愛國愛港 劉廼強旗幟不倒

2018-12-16
■梁振英、張建宗、黃柳權、陳冬、譚惠珠、張勇等8人為劉廼強扶靈。主辦單位供圖■梁振英、張建宗、黃柳權、陳冬、譚惠珠、張勇等8人為劉廼強扶靈。主辦單位供圖

梁振英張建宗黃柳權陳冬譚惠珠張勇等扶靈送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壯)上月病逝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廼強昨日出殯。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中聯辦副主任陳冬、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和張勇等8人扶靈。梁振英在悼念儀式上致悼辭時,讚揚劉廼強一生高風亮節,正直無私,近五十年來筆耕不輟,近年罹患重病也絕不擱筆,奮戰至最後一刻,是一面正氣凜然的愛國愛港旗幟。

劉廼強的悼念儀式昨日上午在香港殯儀館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原副主任梁愛詩,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黃玉山、梁美芬,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等到場送別。

梁振英悼辭讚揚堅定愛國

悼念儀式由原全國政協委員張家敏主持。梁振英在致悼辭時讚揚劉廼強是堅定的、始終如一的愛國者,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子,一生高風亮節,正直無私,有風骨、有擔當,全情全力投身愛國愛港事業。

他指出,劉廼強參加了落實「一國兩制」、香港回歸祖國的全過程,曾擔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港事顧問、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和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等光榮和重要的職務。

筆耕50年 政見發人深省

梁振英表示,劉廼強近五十年來筆耕不輟,成為香港著名政論家,文章不阿諛奉承,更不為五斗米折腰,「當香港瓦釜雷鳴之際,廼強先生的黃鐘高見發人深省。他的政見不僅在私下講,而且勇敢地、理直氣壯地公開講、主動講。他的文章直面複雜多變的時局,為了香港的發展和國家的統一大業,建真言獻良策,赤膽忠心,真摯激情,躍然紙上。」

他提到,劉廼強近年以重病之軀,堅持每日撰寫政論短文,以一貫的昂揚鬥志,奮戰到底,揮筆至最後一刻,是一面鮮明的、正氣凜然的愛國愛港旗幟,是眾人的學習榜樣,而對方雖然經常進出醫院,但樂天豁達地面對大大小小的磨練。

梁振英表示,劉廼強已經離去,香港失去了一把有分量、能言、敢言、直言的吶喊,眾人也失去了一位好戰友和真誠的諍友,但相信對方後繼有人,愛國愛港的隊伍會越來越壯大,聲音會越來越響亮,也相信在座各位能夠秉持對方的宿願,繼續旗幟鮮明地做好愛國愛港、民族復興的工作。

譚惠珠其後宣讀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港澳辦、特首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謝鋒和中信基金會等的唁電。

張勇、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和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王卓祺也為劉廼強致悼辭。

在悼念儀式結束後,梁振英、張建宗、黃柳權、陳冬、譚惠珠、張勇、劉廼強舊同學邱達宏和譚德興等8人扶靈,劉廼強兒子劉方手捧父親遺照登上靈車,送其遺體前往柴灣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