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領展殺街市 民記促正視

2018-12-18
■民建聯黃大仙支部成員到立法會外請願,促請政府在慈雲山興建公眾街市。■民建聯黃大仙支部成員到立法會外請願,促請政府在慈雲山興建公眾街市。

慈雲山中心160檔剩60檔 居民請願冀速覓地「起返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慈雲山區人口接近10萬,原本慈雲山中心設有兩個街市,共超過160個檔位。不過,自領展於今年8月收回慈雲山中心二樓街市所有攤檔後,只餘下慈雲山中心一樓街市超過60檔。當區區議員袁國強、何漢文及社區幹事潘卓斌等民建聯黃大仙支部成員,昨日聯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及一眾慈雲山居民到政府總部門外請願,他們批評慈雲山由兩個街市縮減至一個街市極不合理,未有顧及慈雲山接近10萬居民的基本需要,要求政府正視慈雲山區需要,盡快在區內覓地興建政府公眾街市。

他們指出,慈雲山中心餘下一個街市後,由於街市空間大為減少,導致街市內十分擠迫,水洩不通,令居民難於拉購物車及推嬰兒車、輪椅使用者更難於到街市買餸,買餸環境變差。

同時,由於檔口數量驟減且物價上升,令居民的買餸選擇減少,但也只能「焗住買」。民建聯亦指,由於街市空間不足,居民反映街市內的空氣不流通,地面亦十分濕滑,有關情況極不理想。

民建聯指根據政府過往《規劃標準》,以人口為參考基礎的公眾街市規劃準則為每55戶至65戶家庭設有一個公眾街市檔位,或每1萬人設有約40個至45個檔位,雖然現時的《規劃標準》已加入了其他考慮因素,「即應按個別情況考慮是否闢建新公眾街市,以確保妥善運用公共資源。當局除了應考慮該區人口外,也應考慮其他相關因素,包括人口組合、社區需要、附近公營及私營街市設施的供應、新鮮糧食零售店的數目等。」這正好體現了現時慈雲山興建公眾街市的迫切性。

要求設穿梭巴解燃眉急

現時慈雲山人口接近10萬,但領展收回慈雲山中心二樓街市後,檔口數目大幅減至60多檔,若按上述人口標準計算,比例極不合理。民建聯認為,政府應正視慈雲山區的需要,盡快在區內覓地興建政府公眾街市,進行可行性研究,確保公共資源得到有效運用。

袁國強並指出,由於興建新公眾街市,工程時間最少需要數年,當局亦應於短期內盡快在區內覓地設置臨時攤檔,以暫時應付居民的日常需求。他表示,現時已有部分慈雲山及鳳德區居民被迫乘車前往其他街市買餸,但區內並無小巴直接前往,因此亦要求政府加設專線小巴或穿梭巴士前往附近街市,以解決居民的燃眉之急,方便居民買餸不用千辛萬苦才能到達。

倡食環增巡查保檔口衛生

現時黃大仙區設有4個公眾街市,其中雙鳳街街市較接近慈雲山及鳳德區,民建聯要求政府進行優化、完善設施、增加檔口的多元性等,吸引更多居民前往買餸,為居民暫時提供多一個街市選擇,以分散買餸人流及暫時紓緩壓力。

另外,食環署亦應加強巡查,確保檔口的衛生情況符合標準及街道暢通,亦要做好防治鼠患等工作,以防對該處大廈居民構成不便及造成衛生問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