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養生坊 > 正文

養生攻略:御醫的藥浴良方

2019-01-20
■藥浴。圖:新華社■藥浴。圖:新華社

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藥浴是傳統中醫的一種古老的外治方法。起源於殷商時期,早在中國現存的、最古的醫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藥浴治療皮膚病的記載。中國民間將藥浴用於養生和治病的情況十分普遍。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民間就盛行香湯沐浴,麝香被當時的人認為是「祛惡除邪」的神品,與其它藥物配伍,兌水沐浴,有強身、消毒、療疾的功效。

古人早已知道,沐浴時在熱澡水中加入一些有功效的香草或香料,能起到提神醒腦、潔身辟味的作用,還可以祛邪療疾。

漢朝皇室流行香湯沐浴,而且因人而異,分辨體質而用。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用的是「五蘊七香湯」,五蘊七香湯是五種香草和七種香料混合的方劑。而備受皇帝寵愛的嬪妃趙合德(趙飛燕的妹妹),她沐浴用的是「豆蔻香湯」。

據《清宮醫案研究》記載,御醫花三格曾給乾隆皇帝開過一個治療風疹的藥浴方,方藥組成是:荊芥穗、防風、土大黃、樸硝、苦參、黃柏、蛇床子、當歸各5錢,地膚子、鶴虱草、杏仁、川椒、食鹽各3錢,帶根b白3根,生白5錢,煎湯後倒入浴盆,加入熱水泡浴。此方有疏風透表、清熱解毒等功效,乾隆皇帝可能患的是「風疹塊」之類的疾病。

清宮醫案記載,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七月二十六日,御醫力鈞、莊守和、張仲元為慈禧太后開了一個祛風清熱的藥浴方:防風3錢,紅花、白芷、羌活、桑葉、赤芍、薄荷各2錢,僵蠶1錢,開水煎至沸騰,兌花露水1匙,洗浴皮膚。慈禧太后經常患皮膚瘙癢病,御醫在防風、白芷、羌活等祛風藥中,加紅花活血,治風治血並行;加花露水,芳香止癢,效果極佳。

被稱為「哀世之君」的光緒皇帝,在其短暫的38年人生歷程中,列強入侵、國運衰敗、太后專權、皇位虛有,多災多難。導致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百病纏身。為了治療光緒皇帝的病,御醫們用盡一切方法,其中大量的「藥浴」療法,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在光緒帝的醫案中,有兩個專門的藥浴方,都是出自御醫范一梅之手。一個方由木瓜、秦艽、防風、防己、伸筋草、白芷組成,祛風、除濕、舒筋,用此方藥浴,對風濕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療效。

另一個方由木瓜、杜仲、牛膝、秦艽、防己、u藤、莪術、桑枝組成 ,水煎後兌燒酒一盅,加入適量熱水在浴盆藥浴。此方用木瓜、杜仲等養肝補腎藥,加入祛風、除濕通絡的方中,用於治療光緒皇帝長期腰腿疼痛的病症,再兌以燒酒,對寒凝氣滯型疼痛有奇效。

相傳唐朝的柳太后患中風病,口噤不能說話。御醫認為太后是陽氣虛弱,氣血不流通所致。用北耆、防風兩味中藥煎幾盆熱湯,放在太后床頭下面,用熱湯蒸汽熏治,經過一天之後,柳太后甦醒了,並且能說話了。

現提供一個養生益壽藥浴方:

刺五加20克,北耆15克,五味子10克,淫羊藿10克,當歸10克,枸杞子10克,桑葚10克,花椒10克。

功能:益氣健脾、舒肝補血、安神補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