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供款佔入息最多15% 5建議完善制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強積金(MPF)推行至今接近20年,期內爭議聲音不斷,除了回報低、收費貴等問題外,不少人均憂慮現時MPF供款率偏低,料日後不足以作全面退休保障用途。金發局提出5項建議改善強積金制度,其中倡議以扣稅優惠、引入更多資產類別及容許MPF成員靈活投資,以鼓勵打工仔增加MPF自願性供款。至於一直醞釀的MPF全自由行方案,金發局則倡議設立「積金易」平台時,應大刀闊斧而非分階段實施,以達到預期的成本效益。
金發局昨發表《強制性公積金制度的未來路向》報告指,為了完善本港強積金制度,以提供穩健的多支柱退休保障方案,政府應提供更多誘因去鼓勵打工仔進行自願供款,其中包括建議為僱員的自願性供款提供稅務優惠,不過就以僱員的自願性供款與強制性供款合計不多於入息的15%為上限,同時建議引入更多資產類別及容許MPF成員更靈活選擇投資。
擬設提早領取MPF機制
金發局強積金檢討工作小組主席葉招桂芳昨表示,考慮到現時僱主可為打工仔作出的強制性及自願性供款申請扣稅,認為有關措施應該同時覆蓋至打工仔之上,因此建議政府為打工仔進行自願性供款時提供扣稅優惠,並以自願性與強制性供款合計不多於入息的15%為限。問到為何建議訂立15%為上限,她則指主要是參考僱主的扣稅方案。
不過葉招桂芳亦認為,方案的實際操作仍需視乎政府按稅收而釐定,但相信措施有助不少有能力的人士,或會積極考慮將儲蓄一部分配置到MPF自願性供款之中。對於有市民擔心正式推行扣稅優惠時,或會影響提早取回強積金的可能性,她則指有關建議目前未有太多詳情,若政府決定採納意見料將會再作商討,或考慮設立提早領取MPF的機制等。
「積金易」需考慮成本效益
至於最快2022年起分階段啟動「積金易」(eMPF),金發局則認為引入中央平台將成為MPF推出以來最大改革,料有效減低行政成本及提高成員的參與程度,不過由於平台推行時潛在效益或隨時間淡化,因此認為積金局不應分階段啟動「積金易」,反而應該大刀闊斧地實施才可得到最大經濟效益,並建議可透過新智能身份證,將「積金易」平台融入政府的智慧城市計劃,令成員可一站式連接MPF戶口及政府其他公用設施和服務。
對於外界憂慮有關建議或令到「積金易」延遲推出,金發局董事會成員黃子遜昨表示,不建議分階段啟動「積金易」,主因是由中央一次過處理數據,預期將達到最好效果,如果分階段推行時有機會出現混亂情況,未必可達到預期的成本效益。她又指,強積金推行多年,不少打工仔轉工時都無主動整合戶口,如果「積金易」推出後,能做到MPF全自由行效果,計劃或基金「換馬」時亦更為方便,料有助改善現時情況。
金發局強積金檢討工作小組成員江秀雲表示,MPF在2000年底剛推出時,不少人都不熟悉制度運作,因此當時納入投資組合的資產亦相對保守,而現時制度運作已成熟,故MPF存在改革必要,宜納入更多種類的投資產品,以及放寬對投資組合產品的限制。至於報告其他建議,包括鼓勵強積金受託人及保薦人提供更全面的投資意見及理財教育、改善強積金計劃的獨立管治和監察、以及更新《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