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覆蓋73%打工仔 20年回報4.1%

2019-02-15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本港強積金(MPF)制度於2000年底正式實施,原意是為了協助就業人口預先為退休儲備增值,不過由於MPF是一個動輒數十年的長線投資,加上目前本港逾七成的打工仔都有參加MPF,因此制度至今實施接近20年,無論是回報低、管理費貴等問題都曾為人爭議,因此業界曾提出不少建議,包括最快將於2022年推行的「積金易」平台。

根據積金局統計,截至去年9月底,強積金覆蓋全港73%就業人口,其中核准成份基金淨資產8,580億元,6,130億元屬淨供款,2,450億元屬於期內淨投資回報,相當於28.6%來自投資收益。

而由2000年12月MPF推出至去年9月底止,MPF扣除收費和開支後的年率化回報為4.1%。期內不同基金年率化回報表現參差,當中以股票基金和混合資產基金的年率化回報較高,分別有5%和4.3%,而表現較差的為不包括強積金保守基金的貨幣市場基金及強積金保守基金內的貨幣市場基金,期內年率化回報只有0.5%和0.1%,其次是保證基金的1.1%,同樣跑輸同期的通脹率1.8%。

料最快2022年全自由行

MPF推出以來,曾經歷不少變革,而近年比較大的變化包括2012年推出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的「僱員自選安排」,打工仔可以自選MPF受託人,以及可以轉移供款賬戶累算權益;前年推出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主要為不想打理強積金的計劃成員而設,而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止,懶人基金已佔MPF總額3.8%;去年初亦曾推出基金表現平台,以便打工仔比較MPF基金表現。

未來發展方面,包括近年一直醞釀的「積金易」平台,其中積金局主席黃友嘉去年底曾表示,最快於2022年分階段啟動「積金易」(eMPF)電子中央平台,屆時打工仔可申請一個獨有的強積金編號登入平台,並可在平台上管理不同強積金計劃的賬戶,甚至可在平台上將強積金轉移到另一個計劃和基金,以簡化行政程序,料有利創造減費空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