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英擬徵「時裝稅」 增生產商廢物處理費

2019-02-19

英國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高文浩昨日公佈計劃,大刀闊斧改革現行廢物回收系統,提出生產商需就成衣產品繳付「時裝稅」,以減少每年被送到堆填區及焚化爐的30萬噸棄置布料和包裝物料,並建議引入「生產者延伸責任」(EPR)制度,要求車胎、傢俬及建築材料等產品的生產商,就產生的廢物支付處理費,同時考慮引入針對膠樽及金屬罐的按金制度,鼓勵回收。

高文浩在聲明中指出,現時生產商僅投入10%成本處理塑膠廢物,認為引入EPR系統,可懲罰使用無法循環再用材料的生產商,讓對方負擔更高成本,預料每年可為政府帶來8億至10億英鎊(約81億至101億港元)稅收,強調增加徵稅能鼓勵企業使用可回收物料,稅收亦會用作資助回收設施。

政府同時研究以退還按金的形式,鼓勵國民回收金屬罐、玻璃樽或膠樽,消費者購買飲料時,需額外支付0.1至0.2英鎊(約1至2港元)按金,將容器交到超市的回收機後便獲退還按金,目前考慮兩個選項,其中之一是涵蓋所有飲料容器,另一項則針對容量少於750毫升的容器。

稅收作公共開支惹爭議

政府在制訂方案後,將展開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高文浩表示,英國將是全球首個國家徵收類似稅項,有助鼓勵企業使用可循環再用物料。英國零售協會則指出,新計劃將令企業增加30億英鎊(約304億港元)成本,當中大部分花在提供回收設施上。32間企業早前聯署去信高文浩,強調企業正關注英國脫歐問題,呼籲當局在市場不穩定因素消除前,暫時擱置新計劃。

財政部拒絕表明會否將有關稅收,全數用作改善環境,消息人士則透露,部分稅收將補貼其他公共開支。智庫「經濟事務協會」主席利特爾伍德質疑,英國的稅務負擔已是50年來最高水平,對納稅人帶來沉重壓力,即使徵稅能有效減少浪費,政府亦應詳細解釋稅收用途,而非偷偷用作補貼國庫。■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