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委員發言撮要

2019-03-09
■委員們與30多位在京讀書的香港青年座談。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  攝■委員們與30多位在京讀書的香港青年座談。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 攝

靈活思維思考「帶路」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大律師馮華健:我建議在大灣區成立跨灣區的仲裁系統,用大灣區的平台「走出去」,為「一帶一路」不同法律體系的國家提供認可的法律顧問,相信短時間會有改變。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面對世界各國宗教、文化不同等很多的挑戰,大家作為中國頂尖學府的學生,應用靈活的思維來研究問題,思考如何幫助國家應對「一帶一路」的挑戰。

將自己他人優勢加在一起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你們願意走出香港這個暖窩,到北京來學習闖蕩,這是你們與他人不一樣的地方。你們除了學會獨立外,更要不斷堅持學習。在大灣區創業,不是只有科技,創業其實將自己的所長和別人的所長加在一起創業。就像教育大學的「教育科技」,就是將教育和科技結合起來創新,因此拿下不少獎項。

參與交流增不同文化認識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唐偉章:大灣區發展,在很多領域都有機會,國家政策是要打造國際創科中心,但怎麼才能成功做到「國際」,這就需要很多對不同文化都有認識的人才。

因此,大家在大學裡,如果有機會就多出外交流,或是與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多些交流,增強自己對不同文化的認識。

灣區加快開放迎更多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工程界議員盧偉國:香港專業服務進入灣區,一是資格承認,二是向港資開放,例如工程,以前內地涉外工程項目,港資是沒有機會參與的,去年有關部委通過CEPA取消了限制,相信灣區未來加快開放,會有更多政策先行先試。

先建自己網絡再找「路數」

全國政協委員、特許測量師劉炳章:國家40年前改革開放時,內地還沒有專業服務的概念,現在例如顧問公司發展已形成很大的市場。今天看似沒有機會,未來未必不會有機會,就像如今深圳經濟總量已超過香港。大家面對大灣區整個規劃,可能會感覺心中很「虛」,因為無從入手,所以建議大家先找相熟的公司做實習,慢慢建立自己網絡,自然就會找到「路數」。

找到夢想走進灣區找機會

全國政協委員龍子明:大灣區是國家將一個寶藏放在香港,只要你們願意走進去就會找到機會,這是粵港澳三地政府一起安排好的機會,你們很優秀、很年輕、也有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夢想,把夢想找出來,然後走進去灣區去尋找機會。

敢於走在前面未來定成功

全國政協委員鍾瑞明:香港同學走出第一步到北京來學習,面對很多切身問題,但最重要還是結合國家所長,發揮自己所優,了解時代需要大家做什麼。40年改革開放,抓住機遇的人就成功了;今天大灣區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規劃綱要裡面也提到有很多機會,你們只要敢於走在前面,一定能夠成功。未來30年,你們不僅能夠看到國家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還能看到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走到世界舞台中央。

灣區不同機遇應多做實習

全國政協委員黃錦輝:大灣區發展中,廣州、深圳都是發展高科技,其實並不是只有科技,裡面還有很多不同的機會,大家不光要有創意,也要多做實習,自然會找到市場的價值。

■香港文匯報記者 沈清麗 兩會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