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路地觀察】足球教育(上)

2019-03-20

湯禎兆

因為我是足球迷,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很早已對足球有興趣,於是為他們找足球興趣班,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來。

今時今日大家都明白,因為街場文化的消失,孩子要參與群體體育活動,付費參加興趣班幾已成為唯一途徑,但想不到即使小至挑選參加興趣班,其實也需要面對孟母三遷的困惑。

我替孩子先報了A區的足球興趣班,其實教練非常用心,部分富於經驗的更能提供針對性的適切鍛煉,我在旁觀課可說明眼人一清二楚。但即使師資優良,但參加者的「水平」卻難有保證。我在此當然並非指小朋友的球技問題,而是球品的參差。

事實上,在不少練習時段中,均看到一些脾氣差,愛踢「茅波」的小朋友在場內作惡為患,當然教練也有提醒,但大家都明白背後的利益關係──孩子已付費上堂,即使他紀律欠佳,也很難剝削他的參與機會。

更為甚者,當然是他們的父母──最近在群組中,就有父母竟然投訴在場內的看台會被足球「省中」,於是要求教練跟進云云。怪獸家長無處不在可見一斑,雖然教練客氣回應,而亦有其他家長看不過眼仗義批評,但也難以左右現實情況。

我的選擇是良禽擇木而棲──雖然捨不得一眾有心的教練,也唯有改報B區的訓練班。當然,一切也不一定有所保證,但不求變就肯定成為被踢傷的一員,又或是淪為同道中人在場上飛沙走石作賽。

事實上,我在球場外就曾看到有一瘦弱的小孩,他的母親放下他之後便失去蹤影,結果他被一些學員踢傷,要勞煩教練緊急致電,要母親迅速趕回來處理察看。

幸好換了B區之後,以上的問題再沒有出現。不過要憂慮的又是另外的問題,下回再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