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或掀第二波「阿拉伯之春」

2019-04-12

蘇丹總統巴希爾及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兩位掌權多年的非洲國家領導人,在兩個星期內相繼下台,令外界關注2011年爆發的「阿拉伯之春」會否升勢再起,波及更多阿拉伯國家。

以福利限民眾政治自由

「阿拉伯之春」後,阿拉伯國家領袖一直以利比亞和敘利亞的亂局營造恐慌,以此說服民眾不要作反,但實際上民間不滿情緒根本未得到疏導。

這些阿拉伯國家一直透過大量國家福利,換取民眾接受有限政治自由,形成一種「社會合約」,但當油價下跌,生活成本上漲,年輕人失業問題嚴重下,社會不滿情緒自然持續升溫。

阿拉伯國家年輕人失業率為全球最高,15歲至24歲的群體當中,約30%沒有工作。

這些年輕人不少受過高等教育,追求公正的體制及更好的發展機會,警告若國家未有進行政治改革,並創造大量就業職位,等同向國民播下「阿拉伯之春」的種子。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經歷過「阿拉伯之春」後,沙特及土耳其已如驚弓之鳥,懂得使用強硬手段鎮壓示威,加上蘇丹和阿爾及利亞的例子中,領導人均非由下至上被民眾推翻,因此對民主改革實際並無正面意義。■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