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戲曲視窗:毛俊輝作品《百花亭贈劍》的啟示(下)

2019-04-28

大部分本地粵劇演出裡,燈光主要是用來照明,間或會依劇情的進展來安排色彩的變化,就絕少聘用燈光設計師為每一場景設計適合的燈光效果。《百花亭贈劍》聘用了專業燈光師負責設計燈光效果。由於演員的服飾和化妝都不像傳統般鮮艷和誇張,舞台的燈光自然不用太明亮,可以根據劇情和舞台佈景,營造出時空、氣氛和格調,表達劇本的表現手法及主題,同時也可用作舞台構圖。

毛俊輝導演說這次舊劇新編,主要是為了探索粵劇的創作過程,希望能夠採用較宏觀的視角,探索戲曲的現代製作方式。以我看的一場來說,《百花亭贈劍》遠勝同樣希望把粵劇劇場化的《陰陽判》和《張羽煮海》,成功踏出了第一步。

在劇本改編方面,我個人覺得仍有可改善的空間。

毛俊輝導演的《百花亭贈劍》把演出四個多小時的原著,縮減為兩小時三十分。除結局是重新編寫外,劇情大致按照原著進行。原著有些枝節和人物是用作串連或交代情節,都被刪去,因此一些重要的細節便接不上,而唱段和做工也只能點到即止。改編舊劇本,最困難在剪裁和重新接駁故事情節,因為非常濃縮,難免會影響劇情的推進和演員的表演。聞說,唐滌生撰寫《百花亭贈劍》時,手上只有昆劇劇本的兩折,大部分情節都是他創作出來的。我建議編劇也可仿效他,只用原著的一、兩個經典場口,撰寫一個新劇本。

《百花亭贈劍》(更新版)重新編寫了結局,以表達「尋求解放」的時代精神。原來的故事確存在兩位主角一直以來不由自主、受人擺佈的元素,但唐滌生的原著志不在此,沒有在這方面埋下伏線。新編版本加插江花右的勸說,使兩位主角毅然決定「追求解放」,觀眾難免覺得結局橫空飛來。戲劇有安撫觀眾的心靈和釋放觀眾情緒的作用,也是戲劇擁有這些特質,觀眾才會愛上戲劇;但要達到這種效果,情節的鋪陳是不能缺少。原著把故事弄到曲折複雜,最後以大團圓結局草草收場,沒有什麼主題可言;如果新編時想為故事加上反映時代的主題,不易前後呼應,反不及重新編寫劇本了。

說回看戲當晚,散場時遇上紅伶尹飛燕,我問她對場口的刪改有什麼意見?她說半世紀前的劇本,如不修改,便很難適合現今觀眾的口味,重點在怎樣改得通順和有新意;另一方面,財政負擔也是重大的障礙。所以,一齣好戲必須有充裕的資源和較多的演出機會,才能鍛煉成經典作品。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