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香港雙職家庭情況普遍,兼顧工作及養兒壓力可想而知,但全職家長所面對的挑戰亦不容忽視。有團體調查發現,逾七成家長表示有家庭壓力,當中以沒有工作的家長比嚴重超時工作的家長壓力更大,來源包括應對子女情緒、學習及社交等。團體指兩類家長各有難處,惟普遍側重於子女學業,忽略親子溝通及運動,建議家長每日主動花半小時與子女溝通或分享心事,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IFE)上月起進行一項有關「家長的工作時間與親子關係」調查,電話訪問509名有子女就讀中小幼的家長,當中三成人每周平均工時超過46小時,近一成人工時更達56小時以上,屬嚴重超時工作。近半受訪家長認為工作會影響家庭關係,另嚴重超時工作的家長群中,有七成人認為工作對家庭關係的影響很大。
調查並查詢家長的家庭壓力指數,以5分為滿分計,有七成家長認為有壓力(3分或以上);超過兩成家長自評壓力很大,當中又以沒工作的家長比嚴重超時工作家長壓力更大。
此外,調查發現11.9%家長平均每日用兩小時以上處理子女功課,嚴重超時工作的家長中,亦有近兩成人花兩小時以上與子女處理學業。
逾兩成親子少傾心事「零運動」
另一方面,逾兩成家長與子女「零運動」;近三成家長每日與子女傾心事少於15分鐘,即使每星期工時1小時至30小時的家長中,亦有逾三成人每日只花少於15分鐘與子女談心;另約一成多家長每天沒有時間與子女玩耍。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表示,調查顯示香港家長超時工作情況嚴重,全職家長壓力亦高,主要壓力來自照顧子女及打理家中事務。
他強調兩類家長的情況都應關注,期望僱主可提供更彈性上班時間,讓家長可安排時間照顧子女,以免因工時重疊而感到擔憂及增大壓力,而這亦有助提高工作效率,對僱主和僱員而言都有好處。他亦建議全職家長可參與興趣班等減壓活動,透過活動認識新朋友,彼此分享亦可分擔照顧家庭的壓力。
同時,調查顯示香港家長的精神多集中於子女學業,忽略親子溝通及運動,長遠對建立親子關係極不理想。狄志遠建議家長可抽時間與子女做運動,亦可主動向子女分享心事,引導他們回應,打開話題。